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诗歌作文(2)

诗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诗歌作文 篇4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是离别词,写得既深婉又层深,既含蓄又充满激情,堪称言尽而意永的佳作。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在的满城春色的地方。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在空中,随处可见。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在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下片继续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诗歌作文 篇5

  诗歌艺术乃国之瑰宝。驾一叶舴艋之舟,摇曳在古文化的泱泱长河之中,实在是一种享受。正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诗歌的世界中,有人循规蹈矩,成就一代文豪;有人张扬个性,更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我不禁想,哪一种会更好呢?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历来被一代代文人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男女欢爱,便一定是“淑女窈窕,君子谦谦”;美景良辰,自然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四季轮回,也离不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夜半赏月,大都是“阶前月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中规中矩,却给人以无限的审美愉悦,留下了不尽的想象空间。文豪杜甫,每首诗都要改到村里老太太可以看懂才会罢休,正是这种规范意识才成就了他“诗圣”的美名。可见,“规范”二字对于文学创作多么重要。

  条条框框看多了,心中不免有些厌倦,为什么竹子一定要写为“天寒修竹娟娟静,翠袖苍茫独立时”?为什么春景一定要有“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才算完美?难道“深深庭院”,“柳絮池塘”,“冷露晨霜”要被写千遍万遍?睿智的古人,早已为我找到答案。

  唐代有了李白,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那飘逸不落俗套的想象,豪放而不做作的诗风,都在向世人显示着自己的创新意识和与众不同的个性。自从他醉酒捞月溺死江心,其诗文便被人传诵至今。“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用调皮的手法,引人入胜。如此还有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那“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试问李白之前,谁会有如此口气与魄力?唯有这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难怪他会嘲笑杜甫,“借问别来太瘦生?只为从前作诗苦。”呵呵,诗仙就是诗仙。

  宋朝时期,有创新精神的人多了起来,诗人们用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名作佳篇。面对满眼梅花,陆游感叹“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江心之上,苏轼也笑道“自做新词韵最姣,小红低唱我吹箫。”那一句“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姣欲语”是李清照对海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诠释!

  宋朝末期,美丽的女子成了人们灵感的来源。那一句句“笑妍深深,姿姿媚媚,雅各奇容天与。”“天意与,脸红眉绿”;那“粉香容,淡眉峰”着实令人心驰神往,不能自拔。

  可见,创新意识对于文学创作是多么重要。文人往往在规范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便成就了千古的绝唱。规范固然重要,但我认为,如果没有了创新,很可能不会有如此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绚烂多彩的中国古典文学。

诗歌作文 篇6

  小时候我只是一个在乡村田野里抓泥鳅的野孩子,更是一个不懂事、调皮捣蛋的野孩子,是爸爸、妈妈一天天的抚养我长大。岁岁月月朝朝暮暮;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刹那间,我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到了学校后,我就时时刻刻的泡在学校的书吧里,是书伴我成长。此时此刻,我还清清楚楚的记着有一次,我从举不胜举的书柜里抽出一本厚厚的诗集,上面赫然印着泰戈尔的格言:“请你来享受这本诗集吧,它会使你的心快活得像一只小鸟,自由地飞翔在无限的空灵之中。”仅仅只是瞄了一眼,我便如饥似渴的地将他抽了下来。从此泰戈尔像一位导游,引导我畅游在诗的海洋中。也从此让我爱上了读诗,正如我迷恋那丰富多彩的田野一样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常常在我耳边萦绕。我被阳光般灿烂的诗所诱惑了。在读诗中,让我认识了“乐观豪放的李白、深沉忧郁的杜甫、清丽婉约的李清照……”他们都用自己不同的风格向我展示了诗的魅力。慢慢的,我领悟到了诗的奥秘;我与骆宾王交朋友,领略了动物世界的美丽。渐渐地,我感觉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诗。诗用它透明的手法每时每刻都抓住了我的心,唱出那一曲曲动人的歌声,使我陶醉。于是在上课时,我从老师嘴里得知了顾城那“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憧憬;在下课时,我朗读着,进入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境界。让我领悟到了泰戈尔所说的那样:“像一只快活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在无限的空灵之中。”

  我还清清楚楚的记得小的时候:我读诗、背诗只是为了好玩,直到现在才能在重点的诗句中想象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来:每当我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时,便想去看看这瀑布到底有没有这么长,而爸爸妈妈不让我去。于是,我又想找“手可摘日月星辰”的危楼,看看能不能摘到星星,如果能,我一定要摘几颗回来当收藏品!每当我跟爸爸妈妈说这种幼稚无奈的话时,他们总是一阵大笑声,将我从梦中拉了回来,“这些事其实都是不可能的事罢了。”听了这些话,我便十分沮丧。

  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常常在我耳边萦绕。我常常沉迷于诗中。那一句句诗是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蝴蝶,领我走进广袤无垠的诗的海洋;那一篇诗又像是一只只渺小的萤火虫,发出了脆弱的光,照耀着我成长的道路。是啊,一首首诗就像我们的父母,永远伴随着我们成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hige/438182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