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意林好的文章摘抄(3)

摘抄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降低你的事业野心

  一位年轻人去一家知名公司应聘,主考官问:“你认为自己的能力在本公司可以任什么职位?”

  年轻人扪心自问,觉得自己的个性、经验以及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还不具备对别人发号施令的资格,于是很诚实地回答:“普通职员。”

  而其他应聘者都无一例外地回答是“总经理”,理由是受到拿破仑一句名言的影响:“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这位年轻人想,只有自己是“不想做总经理的职员”,主考官一定会认为自己“不是个好职员”,看来被录取是没有希望了。可是,他竟然第一个被录取!主考官说:“我们面试过所有应聘者后发现,这里有30多位‘总经理’,所以我们决定首先录用你,因为30多位‘总经理’至少需要一位‘普通职员’!”

  试着降低你的物质目标及事业野心,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新机会。

口才决定命运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做了一个“杨利伟怎样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节目,被采访的航天局领导说了三个原因:一是杨利伟在五年多的集训期间,训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二是杨利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强,在担任歼击机飞行员时,多次化解飞行险情;三是他的心理素质好,口头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分寸。有以上三个优势,杨利伟最终通过了1600人——300人——14人——3人的淘汰考验。

  航天局领导还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最终确定三人为首飞候选人之时,三人各方面都十分优秀,难分高下,只是考虑到作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将要面对全世界的瞩目、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还将进行巡回演讲,才最后决定让口才好的杨利伟首飞。

  第三点原因令收看此节目的我感触颇深。口才竟然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见“莫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是多么富有人生哲理。节目中还介诏:杨利伟认为航天无小事,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学技术、学政治是如此,训练后的总结会、训练小结也是如此。在总结会上,杨利伟准备充分、积极发言,发言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再加上不慌不忙,故而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口头表达能力作为选择的一个重要条件时,天平就偏向了杨利伟。

需要胆识

  一个园艺师向一个日本企业家请教说:“社长先生,您的事业如日中天,而我就像一只蝗蚁,在地里爬来爬去的,一点没有出息,什么时候我才能赚大钱,能够成功呢?”

  企业家对他和气地说:“这样吧,我看你很精通园艺方面的事情,我工厂旁边有2万平方米空地,我们就种树苗吧!一棵树苗多少钱?”

  “40元”。

  企业家又说:“那么以一平方米地种两棵树苗计算,扣除道路,2万平方米地大约可以种2.5万棵,树苗成本刚好100万元。你算算,3年后,一棵树苗可以卖多少钱?”

  “大约3000元。”

  “这样,100万元的树苗成本与肥料费都由我来支付。你就负责浇水、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后,我们就有600万的利润,那时我们一人一半。”企业家认真地说。

  不料园艺师却拒绝说:“哇!我不敢做那么大的生意,我看还是算了吧。”

  是呀,一句“算了吧”就把到手的成功机会轻轻地放弃了,我们每天都梦想着成功,可是机遇到来的时候,却不敢去尝试,只有对失败的顾虑,以致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一句话,成功是需要胆识的,要敢于尝试!

捷径

  一次看“动物世界”,大群羚羊集体过河,开始的时候,它们乱糟糟的,先来的羊散布在河岸,各自寻求过河之路。水深的地方,走着走着,羚羊就没了。渐渐地,后来的羚羊就集中在水浅的“码头”。显然,“先驱”们的经验被后来者看见、效仿了。而后来的羚羊并没看见“先驱”们如何过河,只是随大流。

  但是,虽然找到了捷径,还是有羚羊丧生,因为那地方藏着一些大鳄鱼,先来的羚羊看见大鳄鱼都很警惕,过河时速度较快,尽量避开那些血盆大口;而后来的羚羊只看见眼前黑压压的同胞,不知道鳄鱼的存在,没什么警惕性,于是,鳄鱼的偷袭每每都能得逞。

  一次和朋友们去山里玩耍,游人如织。下山的时候,面前出现一条羊肠小道,像是山民常走的捷径。大家很高兴,决定沿此道尽快下山。

  不足十分钟,远远地就能看见山下的停车场了。果然是条捷径!正当大家庆幸时,眼前出现一道断崖,而捷径在此一拐,伸向远方的一座小山村。大家一筹莫展,只得先向山村方向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条小道……弯弯曲曲地,浪费了许多力气才到达目的地。

  山民知道每一条捷径通向何方,他们走起来,就是捷径;而我们追求“捷径”的心态,一开始就是踏上弯路的前兆。有时,走捷径也是需要经验的。就像羚羊,只知道捷径可过河,却不知道那里有鳄鱼,这时的“捷径”,只怕比弯路更“弯”。

  对于人来说,趁年轻时多走点弯路,未尝不是好事。因为弯路赋予我们走捷径的经验。

三分之一效应

  前两天在大学生电影节的颁奖闭幕式,晚会上必定是明星聚集,大家都想一睹他们的风采。可是我们班仅有两张票,人多票少,只好抽签。班长把签排成一排,让大家抽签,为了以示公平,她让同学先抽,剩下一张才是自己的。大家一个个把签抽走,全是空白,最后,仅剩第一张和最后一张,两张都写着“有”字,班长这个铁杆的电影迷和倒数第二位同学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票。班长并没有刻意作弊。但却利用了一个小小的心理战术。虽然事后,大家颇有不服,但都是学心理的,看到班长能如此活学活用,倒也无话可说了。

  班长利用的心理战术在心理学上被称作“三分之一效应”。拿抽签一事来说,虽然大家觉得每一张签的“中彩率”都差不多,但对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大家在心里都会有点儿抗拒,总认为不可能那么巧,两张票正好落在了最后和最前!于是在没有特殊提示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从中间随手抽一张的“获奖率”要大一些,而大家的这一心理,恰恰被班长所利用。

  其实在生活中,“三分之一效应”起作用的地方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顾客对于店铺的选择。设想在一条商业街上,有一排服务质量相差无几的店铺,你来估摸一下哪一个店铺生意好一些呢?也许你会认为是第一家,因为它可以截住顾客。实际上,当顾客走进一条商业街的时候,通常是不可能在第一家店铺成交的,他总认为前方有更合适的。那会不会是最后一家呢?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因为一旦前方没有了可供选择的店铺,顾客会产生一种后悔心理,觉得前边看过的似乎更好一些。如果这条街是一眼看到头的,通常情况下,分别处于街道两头三分之一位置的店铺更容易被选中。

  如此看来,第一名未必永远都获胜!明白了三分之一效应的你,快快开动脑筋,让它为你“创利”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zhaichao/243901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