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3)

图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蓝蓝的威尼斯》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移步换景,先介绍了 “水都”“开门见水”的特点,然后又分别介绍了城中的名胜古迹及威尼斯人民与中国人民交往的历史和深厚的友谊,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揭示了蓝蓝的威尼斯美的神韵:美丽、和谐、幸福。编者将其安排在江山多娇单元,目的是让学生领略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进一步了解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并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二、学情预估

  1、关于写景抒情的文章,八年级的学生以前学《春》《济南的冬天》等,知道抓住特点对景物进行描写的知识;至于比喻手法的运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须引导学生领会比喻在本文生动贴切的作用,这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之一,应作为重点。游记中移步换景的写法,学生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小石潭记》《阿里山纪行》等文中都有所涉及,这一点只要稍做作巩固即可。

  2、八年级学生主要还处在形象性思维阶段,借助图片,结合文中描写,学生易领会威尼斯迷人的风光,但对隐藏在描写中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学生则不易解读,应作为难点。教师应引领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这篇文章的语言进行细细品味,真正走进文本,领会威尼斯美的神韵。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领略威尼斯绚丽的风光。

  2、学习课文精当的语言,体会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妙用。

  过程与方法:

  根据移步换景的写法,抓住游览者的立足点欣赏作者精彩的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会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内涵,培养热爱世界的情怀,获得美的享受。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精美的描写,欣赏威尼斯的风光。

  学习难点: 领会威尼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设想

  我的课堂设计尽量做到目标简洁、过程简化、内容优化,学生活动充分,能力有所提高。围绕教学目标,为此我设计了“激情导入,创设旅游情景——初步感知,欣赏美丽风光——仔细赏读,品味语言内涵——迁移运用,争当校园小导游”,四个学习环节。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快速进入情景,形成对课堂的期待。第二个环节让学生速读提取信息,整理作者的游踪线索,加深对移步换景写法的理解,初步感受威尼斯的美;第三个环节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第四个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环节的设置既体现逐步深入、不断提升的梯度,又使教学情景、课堂氛围与教材内容协调一致。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旅游情景:这几天我们游览了祖国各处名胜,今天我们这个旅游团要出国啦,去游一座世界名城——威尼斯。

  (设计理念:创设旅游的教学情景,符合活泼好动的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易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初步感知,欣赏美丽风光:

  这个环节分三步:赏—读—说

  1.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威尼斯的美丽风光,并快速浏览课文,抢答每幅图片拍摄的地点。

  (设计理念:风光旖旎的图片展示形象直观,易激发学习兴趣,由图到文,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用抢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我”的游踪,概括每个立足点所见所闻,概括文章内容。

  教师提示用“我在 (地方),看见 (景物) 从中我领略了威尼斯的 (特点,用一个词语概括)美”的句式完自学内容。

  3.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

  游踪所见

  从舷窗看蔚蓝色的世界

  一到罗马(听朋友的热情介绍)

  登上汽船两岸风光、水都美景

  在大运河欧洲建筑艺术

  穿过桥梁大理石桥

  圣马可广场广场秋天美景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的设计在于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解决第一个目标:进一步理解移步换景的写法。)

  (三)仔细赏读,品味语言内涵:

  这个环节也分成三步:议—读—品

  1.从标题入手让学生讨论:浏览了这些景观,你会为本文拟个怎样的题目呢?课文题目比较特别,你认为这个题目好吗?

  (目的:这里学生可能产生争论,这一段的阅读时间要充分,要求学生划出精美的词句,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蓝蓝”的两重含义:①蔚蓝色的②美丽、和谐、宁静、幸福的象征。)

  2.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句子体现“蓝蓝”的深刻内涵?是如何体现的?

  (解决学习难点:领会威尼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也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3.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感情朗读,并分析这些比喻句的含义,体会句中蕴含的和谐、安宁的文化内涵,饱含作者的赞叹之情。

  (设计理念:通过“读—品”解决第二个目标:体会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妙用。也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四)迁移运用,争当校园小导游:

  多媒体展示,我们的校园——“西中”的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在校园中的感受,想象在不同的立足点所观赏的景物,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写一段小游记。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写作及习作点评,让学生学会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进一步理解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五)作业:完善游记小片段,誊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 蓝蓝 的 威尼斯 ——马信德

  蔚蓝色的 “水都” 水都美

  象征 “开门见水”

  美丽 名胜古迹 建筑美 秋色美

  和谐 历史

  宁静

  幸福 深厚的友谊 神韵美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陈太丘与友期》处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25课,语文第一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语文素养这一宏观的全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本课作为古文阅读在第一册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情感与态度: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格。教学重难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本文是学生接触的第四篇古文,由于我班学生基础差,如何教学,促进学生学好本文,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好品质,是老师思考的重点。

三、说课型定位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古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注意语言品味,语感的形成,情感熏陶的基础上突出文体色彩,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突出探究性。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法

  阅读法读时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情感。

  探究法交流读时的感受,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评价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评价。

五、说学法

  朗读法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熟读背诵。

  合作法交流自己对这篇课文所探究的点,进而形成开放式话题。

六、说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活动目的

  导入

  导语引人

  展示课题

  渲染气氛,促使学生思考

整体感知

  范读,引导学生勾画重点词语

  1、听朗读

  2、自主学习课文

  3、朗读,

  4、掌握重点字词

  5、初步疏通文意

  6、复述课文

  7、表演课文

  1、出示教学目标

  2、多媒体显示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3、多媒体显示补充省略部分的意见,并作强调。

  生自主读文,独立解决问题,师引导讨论解决,并总结解决字词的方法。生复述课文,其他学生评价,老师指导点拨,统一意见,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分析质疑

提出问题

  1、小组讨论

  2、集体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3、指导背诵课文。

  1、出示问题

  2、多媒体出示无标点的原文

  在学生再三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指导学生掌握背诵古文的技巧。

合作探究

  1、老师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质疑。

  2、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点拨。

  1、学生讨论,提出可探讨性的问题。

  2、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老师点拨。

  3、请学生谈谈从这则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归纳出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参与讨论,以便掌握情况;老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归类。老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争辩,不一定要求统一对问题的认识。

拓展训练

  1、完成表格。

  2、阅读《世说新语》里另一个故事,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拓展训练

  巩固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同时适当的扩大知识量,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设计说明

  这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将“礼”、“信”和《论语》联系起来,体现了文章中人物思想之“本”,使学生对“儒家”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做到深入浅出。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就不会因为只解决一篇短小的文章显得单薄。

  2、去掉文章的标点符号,还古文之原貌,请学生朗读。这一设计使学生更多的认识了古文,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反应较好,较新鲜。

  3、对于课文的研讨,设计由学生自己讨论出问题,再讨论解决问题,突出体现了两个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强调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符合课改的要求;而老师参与讨论,并适时点拨、引导、小结,体现了师生交流,由于学生是在没有框架的情况下发问、研讨,这就对起引导作用的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学生课本剧的表演,使学生对本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和学生的主体性。

  5、花较短的时间,请学生谈谈学习的感受,进入文本,再从文本中走出,高于文本。这一设计,看似简单,却在整个课堂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没有了老师最后“力尽声色”、略显乏味的小结,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使整个课堂凸现“学生为主体”这一特点。

  6、作业的设计,讲究了课内、课外的衔接,讲究由浅到深,讲究运用、积累知识。

附:板书设计

  对话的背景:友人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 对话的过程:友人发怒,元方对答

  对话的结果:友人惭引,元方不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c/tupian/406528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