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3)

图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4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数的组成》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日后学习100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以及100以内加减法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是这么安排的:

  通过主题图,草原牧羊图。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接着通过例1,数100以内各数从整体上感知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

  再通过例2,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从八十八数到一百。这里有两个层次,一个是让学生借助小棒具体地数数,别一个是让学生抽象的数数。例2 的主要目的是突破数数的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整十数应是多少。

  然后通过做一做,拿出五十六跟小棒。接着数到六十三,再接着数到七十二。目的是巩固数数,突破数数难点。

  最后教学例3,100以内数的组成,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通过做一做,数钢笔和数汤圆。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数的组成。

根据教材的安排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及其组成。

  教学难点:接近整十的数的数法。

鉴于教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估估有多少只羊。学生可能会猜测多种答案。

  这样让学生感受100,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二、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例1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知识,我分为这么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1) 教师和学生先一根一根数学具,一是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从1数到100,二是让学生感知这种方法累,寻找更好的数数方法。

  (2) 十根十根数学具。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十根捆一捆的过程,为数的组成也打下基础。

  (3) 在数的过程中问,几十九下面数应该是多少?

  目的是让学一在数学具,数小棒中,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整体感受100,会数100以内的数。体会十进制计数法数数的原理。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整十数的顺序。

  例2和例3 的教学摆三十五根小棒。说35的组成,再数到四十二,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小棒具体地数数,并能根据摆出的小棒说出数的组成。最后巩固练习数的组成、及对口令游戏 ,让学生从具体的摆小棒数数到脱离小棒抽象的数数。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数学乐园

  通过1数数接力赛、2数的组成练习和3报数比赛及时巩固数的组成和数数,加深理解数数的难点问题和数的组成这一重点。

  皮亚杰说:“动作是思维的桥梁,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是以学生摆一摆,数一数小棒根数方式为主到数数,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构建知识的体系。

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讷河市龙河中心学校教师朱丽萍,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感悟青春》,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框的教学

  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欢快的青春节拍,珍惜青春,以积极的心态迎接青春的到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青春畅想,展示青春风采,传递青春的祝福。

  3、知识与技能:认识青春的内涵,解读青春的含义,感受青春的幸福,正确理解青春。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的第二课时,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在学生对青春的身心变化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内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存在的一些思想和行为误区,引导学生对青春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关注学生的成长,重视学生的体验,因此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畅想青春,解读青春的含义;

  难点为: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正确地解读青春。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乐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因此,在教学中,应从贴近他们生活的话题入手,引导他们大胆地倾诉自己的感悟,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容易出现一些误区,应组织全体学生出谋献策,帮助同学走出误区,从而真正正确地理解、把握青春的内涵。

  四、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有三种:

  1、媒体创境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资料,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拨开迷雾,感悟青春”;

  2、自主探究法:本课设计了很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3、小组合作法:针对中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小组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自己为自己的青春点亮一盏明灯。

  五、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按照以下三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多媒体欣赏FLASH歌曲:《青春舞曲》

  然后提出问题:

  1、你最喜欢歌中的哪一句歌词?为什么?

  2、这首歌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一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有了直观而生动的感受,创设了优美的情境,直接进入本课学习主题;然后通过适当的提问,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合作学习,互动交流

  本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活动,引领学生解读青春的涵义:

  活动一:青春热线观看谭千秋感人事迹,说出自己的青春档案。

  活动二:畅想青春首先通过大屏幕出示邓亚萍等杰出人物的图片让同学们感同身受,谈谈自己青春的感悟?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对于青春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有人说:青春是一颗划破天宇的流星,虽然绚烂却很短暂;但也有人说:青春是一棵常青树,永不凋零。那么,你是怎么看的呢?你认为决定青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三)、探究与实践

  谈到青春,你能联想到哪些人物?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组人物图片,提问: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了哪些青春美?

  在学生对于青春美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青春舞台: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同学们身上闪亮着哪些青春美?请展示出你最靓丽的风采吧!

  本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解决了思想品德教学中空乏说教的问题,教师所选的教学资料由以往的文字变成了现在活生生的画面,教师教学的方式也由以往的说教式转为渐进式、演画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本课通过多媒体的使用,激趣励志,加深了学生对青春的理解和认识,将青春的内涵重锤敲打,把课堂教学气氛推向高潮。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c/tupian/43071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