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电气基础试题及答案(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B2.C3.B4.C5.A6.C7.C8.B9.Al0.C

  11.A 12.A 13.B14.Bl5.C16.Al7.C18.C19.C20.A

  21.A22.C 23.B 24.A 25.A 26.C27.C28.B29.A30.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金属保护零线2.导电大地3.电位电位差电流4.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5.人身安全低压对地对地

  6.接地装置对地触电防雷7.潮湿导电防静电积聚8.电压静电感应尖端放电

  9.电气绝缘安全距离设备及其导体载流量明显和准确的标志l0.电击电伤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不能,会产生火花,极易引发爆炸)2.×(不能)3.√4.√5.×(绝对不可以,必须穿绝缘鞋)

  6.√7.×(首先要使他脱离电源,可用绝缘物使他和电源分离)8.×(应该用超低电压供电)

  9.√l0.×(为防止机械突然意外开动伤人,必须关电源)11.×(女性的人体阻抗小)

  12.×(必须挂有“止步,有电危险”的标示牌)13.×(50毫安)14.×(必须先切断电源)

  l5.×(1000-l500欧姆)l6.√

  17.×(不行,否则照明电器因漏电发生对地短路,使保护线上熔体首先熔断时,会造成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带电,从而引起触电事故)

  18.×(化纤织物极易产生静电,不能使用)l9.√20.×(是心脏)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在什么情况下的开关、刀闸的操作手柄上须挂“禁止险ⅲ有人工?"的标示牌?

  答:1)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刀闸。2)已停用的设备,一经合闸即有造成人身触电危险、设备损坏或引起总漏电保护器动作的开关、刀闸。3)一经合闸会使两个电源系统并列或引起反送电的开关、刀闸。

  2.防止交流、直流电触电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答:将带电设备设置必要的防护,要求保证防护意外的接触、意外的接近,做到不可能接触;对于偶然带电的设备,应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或安装漏电断路器等措施;另外,要对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进行检查、修理或试验。但需要进行带电检修时,应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

  3.使用电钻或手持电动工具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答:(1)所有的导电部分必须有良好的绝缘。(2)所有的导线必须是坚韧耐用的软胶皮线。在导线进入电机的壳体处,应用胶皮圈加以保护,以防电线的绝缘层被磨损。(3)电机进线应装有接地或接零的装置。(4)在使用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5)每次使用工具时,都必须严格检查。

  五、论述题(每题lo分,共10分)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相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维护人身安全的两种技术措施,其不同处是:

  其一,保护原理不同。低压系潮;そ拥氐幕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围;高压系统的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成系统中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的主要作用是借接零线路使设备潜心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保护装置迅速动作?BR>其二,适用范围不同。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的低压不接地电网及采取其它安全措施的低压接地电网;保护接地也能用于高压不接地电网。不接地电网不必采用保护接零。

  其三,线路结构不同。保护接地系统除相线外,只有保护地线。保护接零系统除相线外,必须有零线;必要时,保护零线要与工作零线分开;其重要地装置也应有地线。

  六、案例题(每题5分,共5分)

  刘梅是某企业的实习电工,她学习马马虎虎,可还觉得自己知道得挺多。这不,师傅决定考考她,看她究竟知道多少。师傅问道:“你知道多少毫安以上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吗?"刘梅想了想说:“大约200毫安吧。”师傅又问:“在隧道压力容器中照明,应使用什么灯具?""这个我当然知道了,应使用亮度大的普通照明灯。,’师傅说:“你说照明电路的保护线上应不应该装熔断器呢?"刘梅说:“当然不用了,因为这会浪费嘛。”

  刘梅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正确的是什么?

  答:(1)致命电流为50毫安。(2)在隧道压力容器中照明,应使用特低电压照明灯。(3)保护线上不应装熔电器,因为当照明电路因漏电发生时短路,使保护线上熔体首先熔断时,会造成所有金属外壳带电,而引起触电事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15706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