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地理必修二试题-参考(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地理必修二试题篇二: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第一卷4页,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单选共60题,占60分;第二卷2页,综合题共5题,占4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60分)

(本大题共60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选对得1分,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图1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1~3题。

  1.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B.教育水平C.历史条件D.自然条件

  3.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B.印度C.泰国D.日本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4~5题。

  4.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2004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

  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回答6~7题。

  6.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

  A.地形B.气候C.

  土

  壤D.农业技术

  7.从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A.提高粮食总产量B.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C.发展农业技术D.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读右图4回答8~10题。

  8.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9.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则

  A.曲线A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往往要求分散分布

  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10.下列工业地域中,可作为曲线B所示工业的典型代表的是

  A.德国鲁尔区B.日本神户、

  C.中国攀枝花D.美国“硅谷”

  右图是铁路、水运、公路、管道四种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回答11~

  12题。

  11.表示水运运输方式的是

  A.XB.YC.ZD.W

  12.宜采用铁路运输的距离区间是

  A.①B.②C.③D.④

  20xx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结合下图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

  14.“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C.提供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解决西部能源紧张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回答15~17题。

  15.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B.提高交通效率C.扩大居民出行D.节省城市用地

  16.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D.降低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17.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B.大范围

  的水体污染

  C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图7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7回答18~20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污染大气严重B.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靠近消费市场

  C.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D.图中的农业按投入的多少属于密集型农业

  19.该生态园

  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B.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D.生产重点

  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20.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该生态园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实践。”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①庞大的人口数量②生态恶化③资源超常规利用④经济超常规增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转变图,据图回答21~23题。

  人口转变曲线示意图

  21.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能代表工业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2.“十五”计划中要求我国人口控制在13.3亿,我国应采取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①B.②C.③D.④23.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24.下列属于人口超过1亿且政府仍然大力推广鼓励生育政策的国家是

  A.日本B.中国C.印度D.英国

  25.二战后,下列地区为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A.欧洲B.拉丁美洲C.西亚和北非D.北美

  26.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A.美国、德国B.南非、埃及C.日本、澳大利亚D.加拿大、新西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232752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