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选自《小品文选刊》,作者杨进,有改动)

  12﹒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2分)

  (1)句中“消瘦”一词的含义是

  (2)为什么说老人的生命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的血脉”?

  答:

  13﹒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案”。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3分)

  答:

  14﹒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后面却说“我”对老头的行为感到“惊讶”、“震撼”,并产生了“敬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答:

  15﹒老人的善举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敬意”,甚至在他远去之后“我”仍然“呆呆地站着”。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2分)

  答:

  16﹒有人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利和冷漠,但人性的光辉却在汶川大地震中熠熠闪耀,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发生。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爱,从来不卑微”的理解。(3分)

  答:

  〔链接〕

  材料一:报道称:企业家们一掷千金,出资亿元,为灾区孩子建“震不垮的学校”;明星大腕成龙、李连杰慷慨解囊,捐赠千万,并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

  材料二:爱心传递中的感人画面:一位残疾姑娘坐在轮椅上高举善款投向捐款箱;

  一个头发花白的乞丐将讨来的零钞换成大票捐给灾区。(二)(12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19.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1.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2.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

  23.(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2分)

  第三部分:作文(共50分)

  24.成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境界。然而,成功的取得又是来之不易的,它是以心血、汗水、拼搏为代价的,这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请以“成功”为话题,写一篇55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1.初一政治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2.初一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3.八年级下册英语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4.初一政治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5.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和答案精选

6.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7.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8.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24190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