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一上册语文竞赛试题(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积累与运用(共16分)

  25、 按课文或提示默写(6分)

  ①己所不欲,

  ② ,禅房花木深。

  ③《次北固山下》抒发作者淡淡乡愁的句子是?。

  26、 仿写。仿照前面的句式续写。(4分)

  ①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子,便种下一份希望;夏天是生长的季节,洒下一滴汗水,便付出一份辛劳;秋天是,

  ②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

  27、 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文后的横线上。(2分)

  为了推动这次公投,陈水可谓不yí余力,甚至在遭到包括岛内以及国际社会强烈qiǎn责时,他仍一意gū行,只要对陈水当局近期来的所作所为稍加了解,就不难看出其全力dōu售所谓公投的用心所在。

  (节选自2004年3月23日《中国青年报》)

  28、 有一个字分别和 “口、各、二、日、又、化、兄、音、具” 这些字合起来都能组成一个新字,这个字是。(2分)

  29、 模仿下列括号里的成语对前面数字的形象而别致的描述,在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以形象地描述最后一个数。(2分)

  ①10000 – 0 (万无一失) ②10002 = 100×100×100(千方百计)

  ③7÷2 (不三不四) ④1 / 100( )

四、阅读理解(共36分)

  (一)

  清明的心弦

  王蒙

  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净,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春天它急着发芽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呢?

  ③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然而,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与二把刀的垂钩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④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修整,迎接寒潮的删节。当然,还有瑟瑟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紫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⑤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连冷食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急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⑥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棵里奔跑。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去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那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

  ⑦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30、 本文作者认为初冬特有的美是:(3分)

  31、 第②段中作者说“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沉重的负担” “快乐的负担”各指什么? (4分)

  答:

  32、 第④段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用春天的“ ”,夏天的“ ”,秋天的“ ”与初冬时节相比,突出农民们的“ ”。(用文中词语回答)(4分)

  33、 本文描写景物,处处突出一个“静”字,将初冬时静谧安静的景象跃然纸上,文章都写了哪些景物“静”了?请填空回答:(5分)

  第②段写静了;第③段写静了;㎡

  第④段写静了;第⑤段写静了;

  第⑥段写静了。

  34、 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答:

  (二)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

  35、 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愣住之后她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加以想像,描写出小姑娘的心理活动。(4分)

  答:

  36、 ④⑧两段划横线处都写到小姑娘掉眼泪,这两次掉眼泪的原因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37、 ⑤段中“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从老婆婆的“平静”中,你读出了什么?(4分)

  答:

  38、 ⑨段是文章结尾段,这里未写出来,现请你根据上面故事续写一段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5分)

  答:五、附加题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 ①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ī)古代装酒具。

  39、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引酒且饮之 引:

  (2)夺其卮曰 其:

  (3)蛇固无足 固:

  (4)子安能为之足? 子:

  40、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翻译:

  41、 根据此文内容写出一个成语是(2分)

  42、 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与本文相类似的例子,用现代汉语写出来。(2分)

  答:

【初一上册语文竞赛试题】相关文章:

1.初一上册语文巩固试题

2.七年级语文上册背默的竞赛试题

3.初一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4.初一数学的竞赛试题

5.语文读书知识竞赛试题

6.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7.小学语文竞赛试题练习

8.语文大知识竞赛试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255917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