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第(1)一(4)题。

  凡忠必愚:冯道

  刀尔登

  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

  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这是一首骂冯道的诗。作者是元朝的“思想家”刘因。

  冯道的挨骂,在于他历仕四朝十一主,拿丧君亡国不当一回事儿。但说起来,“梁唐晋汉周,播乱五十秋”,一转瞬之五十几年,中原五次易主,如走马灯;便是同一朝里,亦君臣互噬,父子相残,一镇之内,杀帅夺旄,习为常事;各路兵将尽是虎狼之性,称孤道寡者不过沐猴而冠,借《沙家浜》里一句词,叫做“忠在哪里,义在何方”。此时能知些廉耻的,便自谓胜人一筹,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主辱臣死?从后梁的张文蔚、杜晓,到入宋的范质、吕端,一批名声尚好的大臣,都是前朝旧人,岂独冯道为然?

  冯道另 一挨骂处,是奉使契丹,有汉奸之嫌。不过唐代的华夷之防不像后世那么严,安史乱后,更是严也无从严起。陈寅恪曾论河朔藩 镇为“胡化集团”;中原五代,更有三代是沙陀人建起来的。石敬瑭父事契丹,固然无耻,但心甘情愿给他人做奴才的,从古代到今天,难道又少了?石敬瑭不过是“皇帝”,当天下之重,格外地没面子而已。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遗患二百年,罪过不小,但他自己就是沙陀人,“汉奸”两字,用在他身上,原本不伦不类。冯道虽是汉人,立身沙陀人之朝,又当极废州裂之季,责他以“民族大义”,是以后世人之所见,责前人之所不见。他在契丹的言语,“哄洋鬼子”而已,“弱国无外交”而已;脸皮厚是真的,但脸皮不能如此之厚,他也不用去了。

  冯道不以谄媚事人,而能取容于四朝,可见这个人是很滑头的。逢大事则依违两可,不得罪武人,不预废立,这大概就是他的自全之道。冯道善持大体,若说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倒也看不出来。有个人嘲笑他,如果走得快了,怀里一定会掉出兔园策来,他也不以为愧。他的好处是心胸开阔能容人,得罪他的人,他并不报复。诗人杜荀鹤的才能倒高,但刚在朱温那里得宠,便在家中气冲冲地掰着手指头,算计都有谁得罪过自己,准备尽杀之。这等倾险之徒,不如冯道这样的庸人远甚。

  五代兵连祸结,黎民深被荼毒,当此之时,忠为下,仁为上。冯道慈悲为怀,活人无数,然而他的口碑居然还不如史弘肇之流的“好汉”,这只能说是老百姓做刍狗做惯了。史弘肇这种人,不逢其会,杀猪屠狗而已。但人如草芥之时,必有视人如草芥者出,选对主子,多杀人,便可为英雄。史上名气最大的,不是大凶大恶之人,就是大仁大善之人,说明社会出了毛病,不是纵人为恶,就是逼人去做常人所难之事。如冯道者,一平常人耳,以其平常混世界,也以其平常挨人骂。

  《宋史》批评五代臣子视事君犹如拿钱干活儿,改朝易姓,就像换个东家,一拍两散,——便该如此!司马光骂冯道为奸臣之尤,理由是冯道“求生害仁”。——在司马光的头脑中,“忠”与“仁”已经分不清了。汉代起,忠的地位上升,成为伦常之首。以忠君为大节,把它像草标一样插在头顶上,倒忘了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只知吠非其主,不问善恶是非。这倒省心,最不堪时,至多落顶“愚忠”的帽子——愚忠愚忠,好像还有什么不愚的忠。其实哪里有呢?凡忠必愚。

  评说人物,古人也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问题是,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以忠为大,则义为小;以节为上,则仁为下。在司马光、欧阳修看来,冯道所做的善事,只是“小善”——如他的廉俭,如他念诵聂夷中的《伤田家诗》来感悟李嗣源,如他劝耶律德光不事杀掠,如他救下违反买卖牛皮禁令的二十人;如武将把抢来的妇女送给他,他置之别室,访得其家送回去;及随辽北上到恒山,见到被辽兵俘掠的士女,掏钱赎出,设法送归乡里。——在忠字当头的史学家眼里,大节既亏,这些小善也就无足道了。

  五代的惨剧,本可换回些出息的。但宋儒纷纷而出,把观念的旧山河收拾起来,重入轮回。此后纷纷攘攘,不出矩。至明亡,才有人认真地琢磨些事情。但——仍以冯道为例——无论是王夫之,还是顾炎武、黄宗羲,都以冯道为小人,批评誉冯道为“吏隐”的李贽为邪妄。在三人者,身为胜国遗老,自然要痛骂不忠之人,好像大家都来做忠臣节士,便有万年不倒的王朝了。见王朝而不见国,见国而不见民,见民而不见人,此其所以翻遍坟典,拍破脑袋,也想不出出路者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冯道在历史上为人唾骂,原因之一在于他历仕四朝十一主 ,不顾君臣之义。但在作者看来,历史上其实还有一批名声尚好的前朝旧人,因此冯道的行为无可厚非。

  B.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冯道作为汉人立身沙陀人之朝,都曾被后人视为汉好,但因当时本来就是乱世,责之以民族大义,是以后世人之所见,责前人之所不见。

  C.冯道虽无特殊才能,却心胸开阔;诗人杜苟鹤虽才能出众,却心胸狭隘。在作者看来,杜荀鹤远不及庸人冯道。

  D.《宋史》批评五代臣子事君不忠,司马光骂冯道是奸臣之尤,从此“忠”己 成功取代“仁”和“义”,成为儒家的主流价值观。

  E.文章以“凡忠必愚”为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凡是无限忠诚于封建君主的臣子都是愚人;其二是凡以“忠”作为唯一价值尺度来评判古人者也都是愚人。

  (2)作者刀尔登曾指出“事不宜以是非论者,十居七八;人不可以善恶论者,十居八九。”请结合冯道的有关事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3)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4分)

  (4)作者认为“凡忠必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4分)

  第II卷(表达题共52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2.下面六句话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三个是(2分)

  l.包钢一中曹继森被北大预录取的消息不翼而飞,曹继森很快成了鹿城家喻户晓的明星,人们在赞叹之余,也开始重新审视体育这条升入大学的“捷径”

  2.京张高速铁路沿线地质地形复杂,建设难度较大,有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才能做好沿途占用土地和搬迁住宅的工作。

  3.这儿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秋季拍卖会上刚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4.和千千万万对未来充满信心的 大学生一样,从美丽而纯洁的象牙塔迈进光怪陆离的社会,小陆的心底充斥着惶恐不安的动荡感。

  5.1946年5月,王云五担任国 民 党行政院的财政部长,对即将到来的币制改革,他踌躇满志可是不到三个月,金圆券贬值,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6.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B.邵逸夫的传奇人生令人感慨,他随兄十几岁时闯南洋,饱尝20世纪上半叶的动荡之苦,从命运的夹缝里打拼出成功。

  C.近年来,政府在户籍管理、土地流转、农民工报酬等方面开始了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境遇的改革,但从社会基本面观察,国家现行体制还没有为农民工平等的产业工人地位作好全面准备。

  D.只有当促 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______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你还不引人注 目。而_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

  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

  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 ① 。正因如此,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 ② 。网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网络环境,则是网友必须遵守的底线。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 ③ 。只有当法律不断完善,依法治网有了更科学的依据,网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16.下面是某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 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3分)五、写作(4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围观高考状元成为一道热热闹闹的社会风景线。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有识的教育界人士提醒不应炒作“状元”秀,但是新出炉的“状元”仍为学校、教辅机构、企业家争相追捧,成了商业价值飙升的“小金人”。 围观高考状元,到底在围观什么?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千年“状元”情结,有商业时代对明星效应的炒作,有附着在分数崇拜牛的教育公平期待,此外就是人们对于未来可能的杰出人才的期望。

  对于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你有那些感受、理解和思考?请就此写 一篇不少于800的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相关文章:

1.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复习试题

2.初二数学下学期的期末试题

3.高一语文下学期赤壁赋综合试题及答案

4.初一政治下学期期末单选试题推荐

5.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6.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7.精选初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初一下学期政治期末测试题汇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28791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