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中的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练习题及答案(4)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3.AB。CD错误。

  14.C。材料表明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客观存在,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所以选C。A与题干无关,BD本身错误。

  15.AB。现实灾难催生抗震精神说明了AB,故选。C与题干无关,D本身错误。

  16.AB。

  17.ABCD。材料中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ABCD均符合题意。

三、简答题(9分)

  18.(1)思维和存在不能划等号,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性质不同,思维是主观的、第二性的东西,存在是客观的、第一性的东西。(3分)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是指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对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者I;作了肯定的回答,也有一些哲学家否认了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就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在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时,我们既要把二者分开,又要看到二者的统一。(6分)

四、辨析题(11分)

  19.(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主张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第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即凡主张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的观点是可知论,与此相反的观点是不可知论。(8分)

  (2)可见,把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归结为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的说法是不全面的,因为它还提供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这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全部意义。(3分)五、论述题(16分)

  20.(1)材料一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二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反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思维当作世界的本原。(10分)

  (2)①各种宗教思想都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另外,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尽管不系统,但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者上帝、神等主宰世界,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这些思想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很大危害,我们必须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自觉抵制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影响。(6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57430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