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海南省澄迈县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综合性学习(8分)

  印度洋海啸、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智利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大自然的袭击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在这些灾难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学校为此开展了珍爱生命,好好学习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1)面对天灾,请你表白一下自己的心情,以告慰逝去的魂灵。(2分)

  答:

  (2)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造成的危害,作为一名善于思考的学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减少损失?(说出两点)(2分)

  答:

  (3)参与这个主题活动后,你有什么心理话要对同学或父母说?(40字内)((4分)

  答:

  。

三、阅读与理解 (4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3题。(14分)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术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选文有改动)

  8、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答:

  9、文章第②段介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答:

  10、文章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的是什么?(2分)

  答:

  11、文章第④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分)

  答:

  12、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答:

  13、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3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2分)

  学会感恩

  ①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甲),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③没错,感恩的敌人,是(乙) 。但是,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们常常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有意无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吗?我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嫌烦呢。而我们自己呢,哪怕是同学或情人的生日,都不会错过他们的PARTY,偏偏记不清父母的生日,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④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神情所感动。

  ⑤不懂得忏悔的人,一般也容易缺乏感恩之情。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人,往往(丙) ,一切都是他对,他从来都没有错,对于别人给予他的帮助,特别是指出他的错误弥补他闪失的帮助,他怎么会在意呢?不仅不会在意,而且还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帮助是多余是当面让他下不来台呢。这样的人,心如冰硬板结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湿的,便也就难以再松软得能够钻出惊蛰的小虫来,呜叫出哪怕再微弱的感恩之声来。

  14、请为文章空缺处选择恰当的成语,将成语代码填写在下边相应的序号里。(3分)

  选项:A.唯我独尊 B.滴水之恩 C.忘恩负义

  甲 乙 丙

  15、从本文可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之所以不懂得感恩,是因为

  。(2分)

  16、阅读文章第④段,请将本段的中心句摘录如下:

  。(3分)

  17、有人说:现在的青少年不懂感恩。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你的真心话,50字左右。(4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8~19题(5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8、这首诗选自《 》,作者是 _ _(朝代)的伟大诗人__ 。(3分)

  19、本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_ _ (2分)

  阅读短文,完成20~24题(11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村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0、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妻子 绝境

  无论 交通

  21、给便要还家中的要注音并释义:(1分)

  要( ),义: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3、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2分)

  我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59810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