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八年级语文暑假能力《哀江南》测试题及答案(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语段阅读:

  (一)

  [沉醉东风]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舞丹墀燕省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莩。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解释下列词语:

  翡翠-- 丹墀-- 粉黛-- 笙萧--

  2.[沉醉东风]一曲写老艺人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到了故宫,从中我们可以想见故宫昔日的繁华。请找出能体现(或写出能想见)故宫昔日繁华景象的富有色彩的词语:_____玉柱、________泥墙、________琉璃瓦、________窗棂、________墀,而现在这一切全淹没,偃卧在一片浓绿的蒿莱之中。可见这一支曲子主要是通过________手法表现今昔巨变。

  3.作者写直入宫门一路蒿,联系以前学习过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诗句,分析一下一路一词有何表达作用?写蒿莱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借蒿莱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选出对[折桂令]鉴赏分析有误的一项( )

  A.从这一曲中我们可以想象到秦淮十里水盈盈,夜半春风送美人的景象:绿水画舫,游人如织,舞榭歌台,笙萧彻夜。但现在,国家亡了,歌女逃了,游人不见了,看见的只有窗户上迎风飒飒作响的破纸,秦淮河里夜打空城的潮声。此曲融情于景,景物描写中饱含今非昔比、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

  B.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新红叶几句景物描写,点绘出秦淮河景色美丽而色彩鲜明的特点,从中也透露出作者被美景所动的心情。

  C.曲词写的正是深秋时节,菊花开日,霜叶红时,却只见有些蝶飞无个人瞧,飘浮在这里的是无边的寂寞。

  D.这支曲子描述的是沉默,蕴含的是仇恨,表面上是一派寂静,内藏的是火一般的激情。是谁惊破了温馨的美梦?是谁践踏了六代繁华,这是作者没有提出而读者自然要问的问题。

  (二)

  欣赏下面王安石的一首词,与《哀江南》这套曲子作比较,完成下列题目: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填空

  (1)《桂枝香》和《哀江南》都描写了南京现在的景物,但各自描写景物的主要特色不同。《哀江南》主要描写了南京现在的________的景象,《桂枝香》主要写南京________的景色。

  (2)尽管两篇作品描写了南京不同的景象,但都借以抒发______。因而两篇作品都主要采用了________的艺术手法。

  2.选择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哀江南》写整个南京的景象,包括城郊,明孝陵、明故宫、秦淮一带等各处的景象,虽全景式的描写;《桂枝香》主要选取澄江翠峰征帆酒旗白鹭等富有特色的景物来描写,色彩斑斓、动静相间。

  B.《哀江南》和《桂枝香》都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不同的是,前者以描写现在南京的凄凉景象为重点,后者以表现南京旧时的豪华为重点,且前者的对比更显露、更鲜明。

  C.《哀江南》以苏昆生游踪为线索,移步换景,先集中笔墨写景,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最后总吊南京,直抒胸臆,慷慨悲歌。《桂枝香》主要是定点观察,所写景物是登山临水远望所见。先状写景物,再抒发感慨。

  D.《哀江南》主要描写现在凄凉景象,但也有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描述,如俺曾见金陵玉阶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眼见他起朱楼《桂枝香》主要描写现在壮丽景象,但也从残阳西风等语中透露出衰飒景象,隐隐为下片抒感创造气氛。

  3.简述《哀江南》、《桂枝香》借景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这两篇作品最后点明题旨的语句,简略分析一下词与曲在语言上最主要的不同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6063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