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第一学期初一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 (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3 题。(16分)

【古诗阅读】

  8.阅读曹操的《观沧海》,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统领全诗的词语是 。(1分)

  (2)对全诗的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开头总写沧海全景,写海水和山岛的形象,包含惊讶赞美之情。

  B.诗的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表达了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C.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在写景的十句诗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古文阅读】

  童 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项为之强( ) (2)鞭数十( )

  10.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点击进入 初中学习小组

  12.第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 ,所拔之山指的是□□□□,所倒之树指的是:□□。( 用文中词语回答)(3分)

  13.普通细小事物在作者看来为什么有物外之趣?(2分)

  (二)阅读《春》选段,完成14-18题。(14分)

  【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三个语段的内容。(2分)

  甲:春草图 乙: 丙:

  15.甲段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嫩嫩的,绿绿的一般用在小草前面,这里为什么放在句末?(2分)

  16.下列关于乙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树上结满了桃儿、杏儿、梨儿,果实累累,令人陶醉。

  B.闭眼想象往年的丰收景象,累累的果实怎么不叫人陶醉?

  C.树的种类很多,每一种今年都能大丰收。

  D.陶醉于眼前的繁花春景,心驰神往,坚信秋天一定果实累累。

  17.作者除了正面描写景物的特点外,还多次运用侧面描写。请仿照示例,另举一句并加以说明。(3分)

  示例: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说明:从侧面写出了春草柔软,长势很旺的特点。

  句子:

  说明:

  18.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并选取一句进行赏析。(5分)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13分)

  地平线

  贾平凹

  小的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相接了。

  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形成个三角形,在交叉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儿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

  老爷子,你是天边来的吗?我问。

  天边?

  就是那一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还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有些不大懂了,以为他是骗我,就又对准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那一道地平线。

  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辛、苦楚、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19.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地平线是一条怎样的线。(3分)

  地平线是 线。

  20.文中说地平线是个谜的原因是 ;又说地平线很亮,强调的是 。(2分)

  21.下列关于我一天天大起来这句话的分析错误的一项( )(2分)

  A.我一天天大起来指我的年龄逐渐增大。

  B.一天天长大指随着我的年龄增大我的思想也同时成熟起来。

  C.随着我年龄的增大,野心也逐步增强。

  D.我一天天长大也指我的阅历随年龄同步增长。

  22.写出画线句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的含义。(2分)

  2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地平线》

  材料二:理想有时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

  两则材料的内涵有什么相同之处?侧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61095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