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三政治第二轮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③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 《论语子罕》说为仁由己《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商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这体现了

  A.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D.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19.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因为中华民族拥有自强不息的意志和精神。这表明,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

  ①精神支柱 ②精神动力

  ③民族之魂 ④精神火炬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 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典故与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说明了中华民族具有的( )精神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奋勇敢 D.自强不息

  21.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2. 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黑格尔说:体现着时代精神的英雄们主宰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视野。当下主宰中国人视野的时代精神是

  A.中华民族精神 B.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C.改革创新 D.发展民族文化

  23. 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要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所以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因为

  A.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B.中华民族精神比其他民族精神更优秀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D.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基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

  2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文化生产力,不断将其文化精神产品向其他地区传播,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力日益增强,一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甚至面临着消亡的威胁。这表明,发展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

  A.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B.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国际挑战的客观要求

  C.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D.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25. 一弹戏牡丹/ 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 /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 /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 /一点茉莉香---这体现了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对立性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纽带 ④ 一方水土孕育了一方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主观题 (共50分)

  26. 有人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应主要传播中华文化。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6分)

  27. 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正是通过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进入新世纪,在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只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才能团结一致,集中精力抓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举全民族之力全民建设小康社会。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请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月设计两条宣传用语。

  材料二 某校决定组织全体学生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纪念馆。下面是围绕这件事的一段父子对话。

  子:爸爸,你知道吗?博物馆、纪念馆对我们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费开放啦!

  父:免不免费,没什么意义。

  子:明天学校就组织我们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纪念馆。

  父:你还不如在家做几道练习题呢。

  材料三 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2)这位父亲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为什么要通过免费开放、组织未成年人参观纪念馆等,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28. 尽管60年国庆离我们而去,但阅兵的场景仍历历在目。60年国庆大阅兵当惊世界殊!形成了 阅兵精神鼓舞着中户儿女。什么是阅兵精神?它是国庆阅兵中表现出来的 零误差精神。国旗护卫兵那169步,正好是1840年到2009年的169年,步步精确!8000名官兵组成的13个徒步方队正中阅兵中线米秒不差! 30个装备方队隆隆开进米秒不差!机型不一的空中机队通过天安门上空米秒不差!

  是团结一致精神。几十万参与阅兵者团结一致、齐歌共舞、手拉手、心连心。56个民族人民穿着不同服饰出现在阅兵场合, 56个民族56朵花,各族人民手举五颜六色的鲜花,,与天安门广场56根民族柱交相辉映,更显壮观

  是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精神。无人驾驶飞机、先进的武器装备、航天科技成果等等,无不彰显着中国人民60年来艰苦创业的辉煌成就和自主创新精神。

  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精神。我们从天安门古老建筑群的壮观场地,从胡主席穿中山装、坐红旗车、官兵大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从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方阵,到科学发展观方阵,都有所体现。

  (1)请参照上述材料,结合你的观后感,谈谈国庆大阅兵活动和阅兵精神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

  (2)如今,我们处在新的发展机遇期、历史转折期,用中国传统纪年来说,又是一个甲子年开始了,因此,总结弘扬阅兵精神是有现实意义的。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答案

  一、单选题

  1. A

  2. C

  3. A

  4. A

  5. A

  6. B

  7. C

  8. A

  9. A

  10. D

  11. D

  12. D

  13. D

  14. C

  15. D

  16. C

  17. B

  18. A

  19. D

  20. D

  21. B

  22. C

  23. C

  24. B

  25. C

  二、主观题

  26.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在内容上极为丰富;表现在地域上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表现在各民族的文化上异彩纷呈。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8分)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4分)

  ③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一方面要大力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4分)

  27. (1)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和永远的精神火炬。(4分)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4分)

  标语如:民族精神耀中华、让民族精神在我们手中薪火相传、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等。 (2分)

  (2)这位父亲的观点是不正确的。(2分)因为: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③纪念馆等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是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积极的人生。通过免费开放、组织参观,有利于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地参加健康向上的活动。

  ⑤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是不符合国家的要求的,也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成长。

  (每点2分 答出其中4点即可8分

  28.(1)全答对基本内涵结合材料且结合材料者给满分。(5分)

  (2)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④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⑤有利于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基固本。(每点3分 答出其中4点即可12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8028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