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考语文检测题及答案(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不少媒体向青少年征集最想向杨利伟提的问题时,绝大多数人都填写了“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 杨利伟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作出了否定回答,也许会泼灭不少人的热情,但却强有力地纠正了错误观念。

  长城是伟大的,但你不会在太空看到它。

  1. 文中说“在太空中真能看到长城吗?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请找出文中的三个理论依据:(3分)

  依据一: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二: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依据三: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 _和_______,说明了__ ___ __ 。(3分)

  3.下面说法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_____。(2分)

  A.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并不会使长城变得不伟大。

  B.“太空中能看到长城”的说法是谬误,宣传这种谬误会对人们的科学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C.人们对于“太空中能看到长城”的错误传言深信不疑,可见在科学上不能有爱国精

  神。

  D.对于“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的问题,杨利伟作出了否定回答,这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4.请为本文第二段中的空缺处选择一个恰当的短语是:___。

  A.普通人 B.仅凭肉眼 C.不管如何

  选择的理由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本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后,引起了一场讨论。许多人对本文的内容提出了疑问或

  不同看法。有人认为:

  我们通常说的“太空”是一个很抽象的词,“太空中看得见”也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对某一个具体的事件来说,“长城在太空中是否被观测到”,取决于观测者所处的轨道(与地球的距离,角度等)平台、观测手段、天气状况、季节、背景地物及反射状况,甚至观测者的主观意愿等等因素。因而一直以来关于“太空中看长城“这个笼统命题存在许多证实或证伪的说法与争论,甚至在有亲身经历的宇航员之间也说法不一。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理论上,在“太空”中长城是可以被“看见”的(可能的前提:相对低轨道,最佳观测条件等),而且也的确曾经被“看见”过。杨利伟没看到,是因为杨利伟虽然环绕地球14周,但只有在起飞不久和接近降落的时间里他才在中国处在阳面(白天)时飞越中国上空,另外的两次飞越中国上空都是在中国的夜晚时间(阴面)。杨利伟自然没有机会去观测到长城,他当然没有看到长城,但这并不等于说在飞船上看不见长城。

  请你也对本文的内容请提出一个疑问或不同看法,并简要谈谈产生疑问的原因或

  不同看法的理由。(4分)

  疑问或不同看法: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或理由: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后面的题(17分)

  下三叠泉

  张抗抗

  ①多奇怪,竟然是―直往下走。

  ②参差不齐的石阶,夹在突兀嶙峋的峭壁之中,朝望不见底的深谷延伸,两边时而钻出一株已被无数路人摸得 (A光亮 B油滑 C光滑)了的树杆。飘忽不定的雾气,在密密的林间回荡,只听得那一路召唤我们的山泉,在不远的石壁后、溪涧里的哗响,却总也走不到头,总也不见这座名山中最最吸引人的所在――三叠泉。

  ③过了观瀑亭,石级便几乎是垂直朝下。它们险峻陡峭,不时变换方向,形成重叠的?之?字形,铺向谷底。无论远来的游客怎样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中途,气喘吁吁地抱怨这艰难的旅程,咒骂那不肯轻易露面的庐山水神,石阶总是默然无语,执拗地要把人带到四面是万丈悬崖的深涧中去。

  ④我知道,退路是绝没有的。

  ⑤回到观瀑亭去,便只能远远地欣赏三叠泉的雄姿,没有银河飞泻的快感,没有水珠进溅的凉意,就像欣赏一幅风景画。看风景画,又何必千里迢迢来庐山呢? ⑥庐山人说:?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

  ⑦既然已经出征,又干嘛找退路呢?

  ⑧可我仍然觉得奇怪,我到过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无一不是先向上攀援、攀登,向上走,才有蓝天、白云、山峰、雄鹰……

  ⑨只有这三叠泉,一个劲朝下、朝下,望不见天顶,只有冉冉云雾, (A弥散 B弥漫 C笼罩)在我脚下,将我轻轻包围、淹没……

  ⑩?人们不大容易相信,获取最宝贵的东西有时并不在山顶,是吗??我问同行的一位年轻的旅伴。

  (11)?三年前我们曾去三叠泉,就是从石壁上爬下去的。?他指着对面的绝壁说。

  (12)我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从绝壁上寻找三叠泉,自然是没有退路的。他们也是走到走不下去时,才自己辟出一条路来……

  (13)我们终于走进那幅凝固的画中来了。沐浴在霏霏雨雾之中,顿觉清凉。默默倾......

  听那奔腾不息的山泉无穷尽的喧嚣,细细体味这山、泉、林、雾终成一体的庐山,在众山之中独一无二的含蓄美,似又寻到了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庐山的真面目。

  (14)这罕见的三级瀑布,必是集几千年日月之精华,才蕴含了如此巨大的力量和魄力从高山之巅一跃而下,完成这等雄伟的壮举。我仰望这百丈银练,觉得自己变渺小了……而这种感受,也只有走了那么险陡的一段?下坡路?,站在峡谷涧底才会得到的。

  (15)如果按原路回去,便一直是朝上走。真奇怪,回路是向上的……

  (略有改动)

  1.根据文意从第②段和第⑨段的括号中为空白处选填恰当的词。(2分)

  2.第(13)段中加点的“那幅凝固的画”有什么特点?(限用文中词语回答,不超过12......

  个字,标点不计字数)(4分)

  3.对选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84659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