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清明节周记合集九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清明节周记 篇6

  清明节快到了,天气一会儿暖跟跟,一会儿又凉飕飕的,4月2号那一天晚上还下起了小雨,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啊!

  我跟好朋友相约吃美味的午饭,在路上,我看见一位阿姨正抱着几束美丽的黄菊花,在人们之间穿梭,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那位阿姨抱着那么多黄菊花,要干什么去呀?”边说着边指给妈妈看,妈妈笑着说:“宝贝,快到清明节了,清明是祭祖跟扫墓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了,清明一到,气温升高,也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阿姨去给亲人扫墓,献花,菊花是代表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弱弱地说了一声:“哦!”

  在吃完饭回来的路上,我偷偷听见了妈妈跟周珍阿姨的对话,原来明天徐睿妍她们全家要一起去皇甫陵园,给徐睿妍的爷爷扫墓跟祭拜。现在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缅怀故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哀思,还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会感恩的意义。

  这就是我在清明节里见到跟听到的,这真是一个既很快乐,又很悲伤的节日啊!

  

清明节周记 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个清明到了,家人似难过又似开心,这两种表情结合在同一脸上,左看看,右看看,倒像苦笑的表情。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扫墓,我们坐着车,一路堵车的来到了马站,原来只要开一个时就可以到,可这次却开了三多小时,终于到了山下,我急不可待的打开车门,跳下车,往山上跑去,不过一会儿,就到了一个墓,那个墓是我老祖宗的墓,也就是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墓,只见我爷爷从袋子里拿出三个香,用之前点燃的蜡烛点燃插在泥土里,又拿出两根蜡烛,也是点燃后插在泥土里,做完这些,爷爷又在墓前说了些什么话,说完后,又拿出一叠纸钱,要把这些烧掉,我看了,心里痒痒的,也想烧,奶奶告诉我,纸钱有银光的那一面朝上烧,不一会儿,一缕缕青烟消散在蔚蓝的天空。

  我们还要扫三个墓,一个是我爸爸的外婆的墓,一个是我爸爸的爷爷奶奶的墓,我们再往山上走往我爸爸的外婆的墓走去,这条路难走极了,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要不是我拿了一根木头来做支撑,恐怕现在已经摔的站不起来了。

  我们来到我爸爸的外婆的墓,还是跟之前的步骤是一样的,先烧香点蜡烛,然后说一些心里话,比如,今年有什么好事阿,有什么坏事啊,都可以讲,最后为死者烧纸钱。

  几个墓都扫完后,我又回到车上,悟出了一点道理:扫墓不仅仅是为去世的人扫墓,也是对祖先的一种尊敬。

清明节周记 篇8

  在清明节里,发生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上坟、包艾饺、玩一些游戏……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上坟

  要上坟,(有很多人一起去,有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姐姐、弟弟、妹妹……)

  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还一边大声叫着:“耶!太好!”

  去上坟我的姐姐和弟弟也一样高兴,可是这一次不是划船去的,而是开汽车去的。这时,我的心情又不是怎么开心,因为乘船别有一帆滋味,可以在船上聊聊天,说说话,吃吃瓜子……可坐在车上,连一点味道都没有,我坐车还经常会头晕,后来,上车,我觉得坐车也挺不错,可以听很多优美的歌曲,还可以吃一些好吃的东西……想着想着就到一座大山,我们去祭奠太太爷爷,我们把一些美味家肴摆放在太太爷爷的坟墓前,然后,拱起手,拜九下。拜好后,就来放礼炮,震耳欲聋。

  拜好太太爷爷,又去另一座山,祭奠(和前面一样祭奠)太爷爷和太奶奶,祭奠好,就到山上去摘艾草,摘好艾草,我们就开开心心地回家。

  包艾饺

  我们一回家,就开始做起艾饺来,我们把艾草先整理好,然后,把艾草装进一个箩筐中,再去洗干净,把艾草烧熟,捞出放进糯米粉中,把糯米和艾草混合在一起,然后,开始包起艾饺来,在艾饺里面包满甜甜的芝麻。我可和别人做的不一样,我做个“女人像”那个女人的“肚子”中,装满芝麻。烧好后,咬一口,汁水从中间喷出来,我大声叫道:“哇!真好吃呀!”

清明节周记 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国人民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我们也不例外。

  今天,我跟着外公也来到老家拜祭太外公。手上拿着纸钱、鞭炮、香以及一些拜祭的东西来到太外公的坟前,首先我点燃了三支香插在太外公的坟上,接着我们就烧开纸钱来了,这是什么味道啊!我不由自主的咳嗽起来,没办法拜祭列祖列宗嘛!再忍一会吧!到了最后,我们挂上了两盏幡,放了一挂鞭炮便回到了在乡下的亲人家中。到了吃饭的时候,桌子上多出了一副碗筷,问过他们后才知道在今天吃饭的时候要先“请”先人吃,然后自己才能动筷。这样便显出后生晚辈对前人的尊敬与怀念。

  吃完饭我们就依依不舍得离开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给外公说出了我的疑问:“为什么以前清明节都不放假,而今年却定为法定节日?”外公微微一笑说:“唉!由于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崇洋,只知道什么圣诞节,愚人节的,失去了我们自己的文化节日。由此下去,可能以后的子孙后代都不知道什么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了!为了让我们的文化长久的下去,国家把他们也定为法定节日,所以才会放假的。孙子,你长大后千万不能因为一些外界因素而忘记了我们自己的节日啊!”听完外公的话后,我感觉到我们这一代任重而道远,长大以后绝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丧失,绝对不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55080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