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4

  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5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从幼儿园毕业,踏入小学校园,活泼好动。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我觉得在教学时,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再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实践等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5、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6、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教学进度:

  第1周准备课1—5的认识0的认识

  第2周比较5以内数的加法

  第3周5以内数的减法复习

  第4周6—10的认识6,7的加减法

  第5周国庆假

  第6周8,9的加减法10的加减法

  第7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第8周整理与复习实践活动

  第9周分类、认识物体

  第10周 实践活动

  第11周 认识11~20各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第12周 整理与复习

  第13周 9加几8加几

  第14周 7,6加几

  第15周 整理与复习

  第16周 11减几12,13减几

  第17周 14,15减几16,17,18减几

  第18周整理与复习

  第19周 总复习

  第20周 期末复习

八、考核:

  1、不定期的小测试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期中测试了解学生半学期的学习情况。

  3、利用期末测试检测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效果

  4、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进行综合性评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9273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