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议基于项目驱动法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运用项目驱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融合,从而达到突出重点和难点的目的,使学生从做中学、在学中做。项目驱动法不是让学生盲目地操练项目,而是让学生在具体项目中理解和体会机械基础的专业理论,并以理论指导项目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的过程。为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矛盾冲突,我们可以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三维软件课程相结合,整合成一门新的课程,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融通,提高综合课程的比例,这样既可以缩短课时,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还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教师以实践项目引出课题,以实践项目为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和条件,在实践操练中反观专业理论知识,并以实践项目为主要评估方式。首先,教师在引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相关理论时,应该以实际项目作为切入口,这样可以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也有助于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灵活而生动。其次,在具体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之前,应该将相关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这样既可以降低讲授内容的重复率,也有利于树立实践性的指导思想。再次,具体操作项目时,可以通过学生拆卸和装配相关机械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以实践项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将每一个模块的相关知识运用于一个具体项目中,使学生完全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技能。总之,从引出理论知识、讲授专业理论、具体操作实践项目到以实践项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都应该以项目为中心,突出项目实践的重要性,实现实践与理论的高度融合。

  (三)探索性原则

  探索性原则,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项目操练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让其全面认识现有的机械设计知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具体的实践项目中,学生会对某些零部件的参数选择、数据处理等产生不同观点,而这些观点和疑问正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探讨,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逐一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基于项目驱动法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途径与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第一,树立好三维教学目标观。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情感和态度同等重要,都不可偏废。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理论知识,也要让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同时还要让学生具备持续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第二,树立项目驱动教学观。在开展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实际项目为中心,使学生在做中学,以做带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合理设计实践项目

  第一,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应该体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使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合理迁移相关知识与技能。例如,在设计齿轮传动这一模块时,教师可设计制作一个齿轮传动机构,使其包含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和齿轮齿条传动三个部分,学生通过拆卸和装配了解传动的本质,学会齿轮参数的计算方法、齿侧间隙的测量,从而实现这一模块的教学目标。

  第二,设计项目应该实用而明确。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解决许多问题。所以,教师在设计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项目,使其在实践中提高机械设计能力。

  第三,项目的设计应该围绕着学生创造力而展开。随着机械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原有的机械就面临着淘汰的趋势。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行业的前沿动态,以最新的工艺和设备操作实践项目。

  (三)合理开展实践项目

  第一,合理设计实践项目。在进行项目操作之前,教师应该合理设计好实践项目,介绍本实践项目的相关内容,提前涉及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确项目操作内容和实施步骤,从整体上了解实践项目;指导学生阅读操作指导书,让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好项目操作时所需的工具;引导学生按照操作指导书进行合理操作,使其形成正确的职业技能;引导学生根据实践项目完成相应的书面作业,使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验收,完成本模块的教学。

  第二,合理实施实践项目。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实践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使其严格按照项目指导书的相关规定熟悉整个项目的运行;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共同讨论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究项目实施的其他途径与方法。

  (四)建立健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评估体系

  第一,树立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评估观念。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包含了许多前人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往往以理论的方式呈现于教材中,而单纯的理论学习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评估观念,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获得发展。

  第二,以项目为驱动,以理论测评为辅助,健全教学评估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实践项目操作占80%、理论测评占20%的评估模式,让学生既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又重视实践项目的具体操作。

【浅议基于项目驱动法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1.浅论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2.基于三维CAD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3.基于项目管理思维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4.三维动画制作课程项目驱动法教学改革初探的优秀论文

5.高职室内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6.工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7.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8.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92822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