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谈教师道德敏感性的培养教育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提高教师道德敏感性的策略

  1.在师资培训中对教师进行一般伦理教育,提高分析能力

  一般伦理教育能让教师意识到不同道德观点的存在,增强对行为道德性的敏感意识。一般伦理教育还能提高教师的分析推理能力,使其能更好地意识到自身行为的道德倾向。在当前的师资培训中,培训者仅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而常常忽视教师道德教育能力这一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规范条文,缺少积极的参与,这使得教师缺少道德敏感性。一味地要求教师讲奉献,而不从教师自身的利益来考虑问题,只能使个人总是处于利益与德行的撕裂之中。在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只讲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做法已失去了其合理性。因为“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只是道德义务的责任者,而是同时也为其内在需要即利益制约着,内在需要的满足程度、利益的获得水平,不能不制约着人履行道德义务的能力、心境、机会和水平,甚至成为人履行道德义务的前提”。因此,这种师资培训并不能使教师的道德教育能力得到应有的提升。无视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一味借助外在教化的手段,会使得教师对师资培训采取一种排斥心理,对道德产生怀疑、冷漠、麻木甚至反感,当然不利于他们道德敏感性的提高。

  因此,在师资培训中,培训者应以提高教师的分析推理能力为主,而不仅是让教师掌握职业道德规范。成熟的道德推理,能帮助教师意识到自己教育教学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即使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师德规范条文,对教育教学也不能提供任何帮助,教师只需掌握一般的伦理规范就足够了。教育专业的很多伦理原则实际上与一般的伦理或道德规范并无二致。而对规范过分强调可能产生的后果是行为规范良好而内心冷漠、缺乏起码道德感的教师大量涌现。一般伦理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教师利用伦理学来思考问题,学会理解伦理学的思维方式,理解几种主要伦理学理论的优缺点,从而让他们意识到不同道德观点存在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样,教师在为教育中的伦理原则进行辩护、在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寻找伦理学依据时,就能注意到它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例如目前在师德建设中完全是以义务论为指导思想,但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又是以功利主义为指导,这二者之间的鸿沟难以得到调和,使教师处于二者的分裂之中。又如,在师德教育中,培训者往往从教师应承担的责任来要求教师,而教师却会考虑,这对于“我”有什么用。同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只从学生行为的后果来进行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因此,单纯利用其中的某一种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不利于教师达到一种反思性平衡。

  2.在教育专业伦理培训中采用案例分析法

  道德敏感性需要教师通过经历和体验道德问题情境来习得。在师资培训中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能提高教育的现实感,通过案例中的讨论让教师意识到不同道德观点的存在,从而提高他们对道德问题的敏感意识。案例法要求他们像成熟的专业人士一样思考。“对于大量不可预测、没有确定性和需要自己判断的观念和工作,案例是将新手引入其中的理想之选。培训者也可利用对偶故事法、道德问题两难法中的案例来训练教师的`思维方法。这些方法远比说教有效。培训者可通过播放录像,让教师分析案例中的教师行为问题。培训的案例应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常见的由于缺少道德敏感性而出现问题的案例,比如歧视差生、体罚学生等案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了解各种伦理规范存在的理由。

  教育研究者和培训机构应该和优秀的教师合作,开发出成功的典型案例。案例可以为接受培训的人员带来真实的体验。“教育工作者可以设计真实的或假设的情景,要求接受培训的人员在鉴别利益相关者、考虑后果和进行概率推理时参照政策指南。敏感性培训与其他类型的案例分析的区别,在于教师表达用于促进讨论的材料的方式上。与通常用于伦理课程中的案例不同的是,用于设计培养伦理敏感性的案例中的信鼠并没有事先消化和解释。相反,案例仅仅给问题提供一些线索,而不是提示材料中所展示的人际间的、文化的或规范实践中的具体违规行为。”培训者要常常识别哪些规则已被违反,这样才能使受训者得到良好的训练。在案例的讨论中,培训者要构建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个体能够如实地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挑战别人的观点。“好的讨论需要参与者创建一个相互尊重的氛围,身处其中,参与者可以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而不用担心受到责难或奚落,大家可以心情舒畅,相互挑战,只要证据准确,辩论合理,视角新颖。”

  3.培训者应激励教师经常反思自己行为的教育价值

  对于教师来说,提高道德敏感性需要教师采取专业的眼光审视他所面临的教育场景。不同教育学科对伦理问题的关注也不尽相同,“譬如教育社会学的学者藉着对阶层化、文化不利地位等知识性的探讨,揭露可能潜在着性别、阶层、种族等的不公,鼓励教育工作者更为重视弱势者权益的捍卫。认知心理学者藉着最新的各种人类认知的新知,让教育工作者更能坚定对不同认知取向学生因材施教的伦理承诺”。因此,培训者应鼓励教师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审视教育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强化教师角色意识,以提高对道德问题的敏感度。

  师资培训要教给教师反思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反省和体悟能帮助教师不断积累道德经验。实际上,教师的许多行为是基于习惯作出的,通过反思这些随意行为,教师才会体察出自身存在的道德问题。教师只有超越自己的偏见,使自己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才能对学生的良好行为给予适宜的反馈。教师也应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经常关注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教育伦理规范。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这样的体验,否则,教师的道德教育能力永远难以得到提高。

【浅谈教师道德敏感性的培养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

2.谈心理教师的敏感度论文

3.浅谈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4.教师的职业道德论文内容

5.教师的职业道德论文

6.浅谈对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幸福感的感悟论文

7.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参与性的培养教育论文

8.试析英语听说课堂学生开口自主性的培养教育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92827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