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职酒店管理实习生心理变化分析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酒店实习生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

  (一)对酒店企业的了解不够深入

  在确定实习单位前,实习生没有更深层次地了解酒店,通过一些其他渠道了解的也是微乎其微,一厢情愿地认为酒店就是自己幻想中那般美好,真正融入实习单位后才发现其间的差距。

  (二)实习前心理准备不足

  目前的学生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普遍工作经验不足,校园生活无忧无虑的人生状态几乎不受任何约束。参加实习后,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需遵循企业管理制度,接受其他员工与管理人员的督导与检查,心理不免产生被监视的不满,日积月累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

  (三)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错位

  酒店企业以盈利为目标,企业营销策略与运行目标时时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相应调整,而实习生的个人目标是学习酒店管理技能,提高实践能力,服务未来职业发展,两者之间就产生了差距。酒店不会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向,需要实习生不断根据酒店需求调整努力方向与工作状态,这一差距可能会改变学生的实习初衷与职业理想。学生工作在企业,显然无法逃避这类变化,容易产生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在人生梦想和社会现实之间徘徊,从而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四)现实工作与想象工作的错位

  酒店工作大多劳动强度大,轮班制度要求高,这一挑战相对实习生而言是较难立即适应的方面。每家酒店均有自己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实习生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有时间、有纪律的工作生活,这与过去学校或家庭环境中的无拘无束相差甚远,使实习生突然感到压抑与约束,进而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五)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弱

  实习生大多数是90后学生,作为金字塔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备受宠爱,简单的生活经历与粗浅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多数不具备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生存能力。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不同人与事便显得相对困难,遇到好相处的同事和客人便心情愉快,反之则会产生一系列消极想法。以南京某酒店实习生为例,小汪是该酒店行政楼层的一名新实习生,性格比较内向,由于刚到酒店对周围环境不熟悉,服务难题需要请教老员工。酒店虽然都为新人配备了师傅,但因班次不同,小汪与师傅也出现了班次不统一的情况。在无法与师傅搭班的情况下,她遇到突发事件便请教其他老员工,但因其性格内向,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强,老员工们并不十分乐意指导她。因此,小汪在无法与师傅搭班时心情低落,认为遇到问题得不到指导与帮助,还容易遭受上级领导的批评。时间久了,达到心理承受顶峰,使得小汪同学产生想离开实习单位的想法。

  (六)社会和家庭存在对酒店从业人员的偏见

  酒店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要求实习生必须从一线服务员起步,该专业的实习多数为服务类实习。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劳动强度的加大,学生最初的职业梦想也渐渐被现实磨平,对自己在酒店行业的发展感到迷茫。同时,社会公众对酒店服务员的态度和看法不尽如人意。作为服务人员,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阶段,追求的是职业梦想,但是社会公众则将酒店所有人员都称为“服务员”。一段时间后,实习生可能被同化,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做的只是“服务员”,尤其在接受了十几年教育的情况下从事“服务员”工作,顿感失落。同时,实习生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孩子在酒店从事最基层的服务工作,家长多数觉得面子丢失。在当今攀比意识强烈的社会中,学生家长必然也承受着一定压力,而这些压力最终都会影响实习学生的心理状态。

四、调整酒店实习生心理状态的对策

  (一)通过对酒店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各家企业特色

  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对各酒店开展实地考察,避免道听途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根据酒店的企业文化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单位。了解酒店时不单纯了解企业文化,更要了解酒店的地址、设施设备、档次、客源类型、客源稳定性、实习津贴、福利政策及培训或深造机会等,便于自己做出更为合理的实习选择。

  (二)学校强化实习管理,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

  高职院校应依托旅游经济迅猛发展的优势,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计划研讨会,指导各类技能竞赛,努力构建适合酒店市场人才需求的教学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其快速融入本地及邻近地区酒店人才市场铺设快车道。具体而言,应立足对每位学生的秉性了解,根据业已掌握的各实习单位用人要求,科学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科学的自我评价,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给予实习建议。同时,学校应从专业实习的性质、要求、注意事项等方面做全面动员,引导学生调整角色转变、环境转换与接受挑战的积极心态,在实习中坚持“五勤”,即口勤、脑勤、眼勤、手勤与腿勤,坚持“四注意”,即注意仪表仪态、注意遵纪守法、注意处理各种关系及注意安全。通过一系列举措,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团结协作,历练心志的实习目标。

  (三)企业强化实习生管理,引导学生安全渡过社会体验初期

  酒店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实习生的教育层次、区域来源、年龄层次、理论知识和技能构架都不尽相同,分段实习时间与实习目标也各异。因此,酒店需要辅以相应实习生管理政策。如果酒店忽视实习生之间的差异,“一刀切”地开展管理工作,容易导致实习生的心理波动与不公平感,使他们对企业产生反感情绪。作为用人与育人方,酒店必须做好实习生的情绪引导与服务管理,根据不同特质实习生的真实需求,提供个性化实习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关注实习生在酒店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对心理波动较为明显的实习生及时提供相应疏导。

  (四)校企共同提高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应共同加强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帮助他们纠正人际关系处理不合理的想法与欠妥的行为,树立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态度,不断提升其心理素质,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融入更为广泛的人际环境。

  (五)利用同伴教育,发挥优秀实习生的榜样效应

  实习生所在的实习单位都会有同一院校不同时段的毕业生,发挥他们的作用是调整实习生心理状态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以南京某酒店为例,该酒店每一部门均有同一学院不同年级的优秀毕业生,校企导师根据实习生所在部门遴选部分优秀毕业生现身指导,减轻新实习生的工作忧虑,明确他们的努力方向。这一举措,使新实习生觉得自己并非孤军奋战。优秀毕业生作为学长学姐,自然也乐意通过亲身经历指导学弟学妹取得优异实习成绩。同时,在情感投入方面,他们对本校实习生更容易多加照顾与指导,成为校企导师最好的实习管理助手。五、结语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因实习阶段的不同、遭遇的不同、所处环境的不同,导致不断变化的心理状态,有喜,有怒,有哀,有乐。为帮助学生更好完成实习任务并确立职业方向,校企实习指导教师老师应实行跟进式教育,在实习生心理产生波动时及时介入,开导安抚,实习指导教师应主动成为实习生的良师益友。同时,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自身也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了解实习目的,明确工作方向,尽职尽责,努力取得工作业绩并积累工作经验。酒店作为用人单位与育人企业,除为实习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外,更赢对他们承担起教育与管理责任,在丰富企业人才资源库的同时,履行为社会培养高职人才的企业责任。

参考文献:

  [1]巴佳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顶岗实习创新模式研究: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40-43.

  [2]田喜洲,谢晋宇.大学生酒店实习社会化及其留职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旅游学刊,2010(1):65-70.

  [3]秦炳贞.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146-149.

  [4]闪媛媛,胡焱,俞益武,方躬勇.旅游专业学生酒店实习状况对其在酒店择业意向的影响分析[J].旅游论坛,2010(1):121-126.

  [5]蔡平,罗清德.学生酒店实习流失意向分析及教学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6):186-188.

【高职酒店管理实习生心理变化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高职英语教学心理分析论文

2.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心理问题研究的论文

3.高职毕业论文指导分析

4.关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的论文3000字

5.高职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教育对策分析论文

6.探究高职营销课程的新变化论文

7.高职酒店管理督导层人才培养分析论文

8.高职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实践分析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93458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