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效教学研究主题小论文(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有效教学研究主题小论文3

  摘要:英语是高中教育中的重点科目,英语教学不仅担负着学生高考的责任,还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说明有效英语教学的特点,并对高中英语有效教学实现的方式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提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有效教学

  目前高中学生在高考中的英语成绩连年提高,学生们的口语水平较以前也有增长,这是高中英语教学所取得的进展,但在教学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仍值得我们探讨。

  一、 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1.高中英语课堂现状

  目前高中英语课堂存在低效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中逐渐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英语基础较好或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有要求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极好,积极配合老师;而那些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对自己的高考成绩也没有特别要求的学生,上课要么打瞌睡要么吵闹、对课堂互动活动无动于衷。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眼里只有少量的尖子生,没有分层教学;没有帮学生弄清楚核心知识、归纳所学知识或发现规律,学生没有及时感悟消化。这样的情况下,整体教学效果想要提高就十分困难。

  2.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英语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种,语言环境和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必要条件。高中学校很难为学生提供完美的语言环境,不仅如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驱动也仅有“高考”一个因素。因此,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处于“应试”状态,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对教学的配合不积极,教学效果无法提高。

  3.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状态在高中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现代教育以“人本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思想,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然而高中英语教师也受到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这种教学状态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无益,教师也感受不到传授知识的乐趣,教学效果就很难提高。

  二、有效的英语教学的特点

  有效的教学是教学目标达成、学生能力增长和教师工作成就感获得的综合。因此,高效的英语教学表现出的特点是:课堂井然有序、教学内容使全体学生受益、教学之后教师的成就感高。这是英语教学改善的方

  三、高中英语有效教学实现的方式

  1.教师使用不同的课堂控制方式课堂控制是教师使用不同的方式对一堂课中的教学内容、上课秩序和学生学习的调配和管理。基本的课堂控制方式有预防、激励和语言技术使用几种,教师如能在课堂中灵活运用这些课堂控制方式,则能够实现对英语教学课堂现状的改善,使教学效果有所提高。例如,在进行口语教学中,有两个同学不进行有目的的英语口语交流,反而利用这个时间闲聊,教师应该使用预防技术和语言技术进行管理:“我们现在在学习英语,可不是在学习语文啊,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利用这个宝贵的时间,使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这样的管理方式,是针对学生扰乱课堂纪律的“事”而不对学生的品质和学习态度进行批评,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本意,也能维护学生在课堂中的自尊心。

  2.教学内容设计重视层次性

  教学内容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的对课堂教学总体的设计和安排。高中英语教学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达成学生学业水平和学业能力的提高,太难的教学内容会使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感,太简单的教学内容又不符合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因此,要使教学能够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就必须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形态,以符合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学习需要。例如,在进行英语写作练习的课堂中,设计三个阶梯的写作任务:第一,给定题目,如“My holiday”,要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根据题目完全自己写作;第二,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在给定题目“My holiday”后,给出三个中心词“When、Where、Who”作为写作提示;学生们可以随意选择写作任务,尽自己所能进行写作。这样,学习水平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三阶梯的写作任务中找到自己能够完成的目标并能很好的完成、达成学习目的。

  3.通过师生交流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考察教学是否有效,要从学生对学习的感受入手,学生对课堂满意,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对学习的内容完全吸收,并灵活地运用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才能判定教学是有效的。高中英语教学的效果往往是通过学生的学业水平体现的,这种判定是片面的,因为试卷并不能表达学生对学习的感受。同时,教师重视考试结果而忽视平时教学过程的感受,使教师缺乏及时的反思,教师成就感低。因此,教师有必要从课堂中获得学生对教学的即时反馈,以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心感受,并从反馈中寻找教学的缺点,或者通过学生对教学的认同,以获得成就感。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学生学习方面,甚至在教师教学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实,有效的英语教学应该是课堂有序、全体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收益,教师成就感高的教学行为。有效教学需师生合作,多加探讨实践方能更好实现。

  参考文献:

  [1]高晓娜.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2-8.

  [2]张耀辉.构建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08):36-37.

  [3]张满妹.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2013(06):69-70.

  有效教学研究主题小论文4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丰富情感、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理想才能得到有效贯彻,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具体措施,操作性强,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共同交流、共同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思想传播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战场,是学生发展能力、提高认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对教师都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有效发展。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提高。例如,在教学直角三角形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生活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测量大树、旗杆、大楼的高度;在教学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市场经济中的问题,比如将商品打折、银行计息、环境保护等内容引进课堂设置应用题型。这样教师通过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二、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是以一言堂的形式展开的,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学生配合教师学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到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影响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新课改要求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研究教学方法,以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能力。在教学中,选择哪种或哪几种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教师要认真研究这些内容,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例如,在教学“圆的元素”时,在第一节课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概念,而本节的运算较简单,可用问答式,用归纳讲授法解决问题;而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这节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对学生的运算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可以采用练习法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练习,层层深入地解决问题。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提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声、色、影、画的多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学生的有效理解,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一种新渠道,学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自主学习,提高自己自主发展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上的重要作用;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的内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圆,观察得出结论,但由于学生的作图能力有限,他们在作图中会产生很大的误差,结果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这样,学生对数学的这个知识点就会很怀疑,对数学的本质难以真正理解。但如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利用有关软件任意一点,三条线马上交于一点,然后教师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还是交于一点的。这样学生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既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很重要的。课堂时间有效,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学习,如果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就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自学数学,这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引入“过三点”的圆的新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然后提问:有一个圆镜被打碎了,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这样,通过问题情境,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探究状态。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要给学生积极的鼓励,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热情。这样,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学生会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自学能力是很强大的,以此养成自学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认识,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春来 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2)。

  [2]潘存秀 浅谈初中数学理想课堂中的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0)。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93498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