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试析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点思考的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加强理论指导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整个大学阶段,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系统地讲述就业指导理论知识,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就业指导的特点和内容,帮助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同等重要,学历与能力同样重要。学校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期开展活动。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则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或自身优势不断拓展,既可以是公益类的社区宣传、社会调查,也可以是由政府机关和企业单位提供的短期的实习。在活动中让大学生充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锻炼并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今后踏上社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三)争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一个系统越开放,就越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交流。大学就业指导作为一个系统,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如高校与用人单位经常进行联系与沟通,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等等,都是学校和社会结合的有效方式。此外,学校可以与一些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设立实习基地,如果学生与实习单位达成协议便可以直接录用,这样既免去了学生找工作的劳顿,又使用人单位录用到了合适人选,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咨询服务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个性化已经成为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应该根据毕业生个人实际情况做到个性化服务。其实,早在春秋时代,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测试、职业测试等,来指导大学生根据个人性格、兴趣、特长和所学专业,合理地选择职业方向。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就业考试的模拟实验,或者请用人单位进行模拟招聘,使学生能够对招聘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辅导员这一资源,因为辅导员直接处理学生的日常工作和日常事务,与学生有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对学生较为了解。当然,首先需要对这些教师进行就业指导的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然后再依托他们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五)不断开辟就业生新渠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方式和渠道也更趋多元化,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使得就业有了更便捷的方式。全社会思想观念的开放,也使很多人对就业模式有了新的思考,不再局限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这些既给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指导毕业生网上求职

  网上求职是一种特殊的择业形式,避免了毕业生现场大量集中和近距离接触,给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也给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平等的表现机会。因此,网上求职和招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青睐。学校要指导毕业生选择适合的网络招聘会,并使毕业生了解网上招聘会及投递简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当然,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邀请一些用人单位在固定的时间内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招聘,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以有更多的沟通和了解。百大网就是一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专门机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通过网上交流信息,不仅提高了招聘效果,而且节省了招聘费用。

2.指导毕业生自主创业

  对于学生的自主创业这一新生事物,社会、学校和家长不无担心和疑虑。但是,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是自身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所提倡的。它需要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不怕困难、坦然面对逆境的良好心理素质,圈这一切也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校至少应在以下几个领域加强研究和引导:自主创业的背景及政策研究;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能性研究;自主创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研究;自主创业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等。

3.指导毕业生跨城市就业

  每个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差异很大,每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差异。个人的求职和发展空间,更多的依赖于城市所提供的就业机会点。如营销人才、管理人才、软硬件人才、会展人才等在上海市内的机会较多,而制造类人才则涌向上海的经济开发区和江浙一带企业密集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城市发展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技能和城市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使之在一个新的城市中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4.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和部门就业

  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上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此外,还要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

  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一方面可以缓解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逐步消除东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对内应不断完善和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并为广大同学提供切合个人特点和专业特色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对外应不断加强与社会各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的交流合作,形成高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模式,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同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相关的服务,深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到融人社会,服务社会搭建平台。此外还应跟随时代发展特点,不断探索就业新途径,帮助毕业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学有所用,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试析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点思考的论文】相关文章:

1.试析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的论文

2.试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阶段性论文

3.关于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论文

4.关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论文

5.试析国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论文

6.试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论文

7.关于班主任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的论文

8.试析中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与启示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04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