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统筹城乡发展处理三农问题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用统筹城乡发展思路解决尖扎“三农”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城乡二元差别明显。农村经济和社会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农业和农村的市场组织化发展程度远远低于城市,农牧民得到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水电、通信、交通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服务远远低于城市。客观上拉大了工农差别,这是导致“三农”问题的关键原因。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破口和侧重点。

  3.1统筹农业与工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工业要逐步反哺农业,为农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尖扎县工业主要为水电等资源开发型产业。水电作为当地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地方税收分成比例很少,在收益分配中要积极争取向地方倾斜,并投入到农业,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同时政府要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获取成本电价,并以适当方式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二是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要引导和鼓励土地、民间资金等转变成土地资本、民间资本,有偿转让土地、草场、果园承包经营权,努力向规模化、市场化经营转变,改变传统、单一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在康杨、马克唐镇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农村工业,现有的农产品集散地逐步改造提升,使其发展成为农副产品的加工区,直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运用城镇市场引导和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

  3.2统筹城镇与农村发展,积极转移农村人口。城镇化是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是吸纳农村人口、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加快城镇化来扩大城镇群体消费农产品的规模,吸纳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2002年,尖扎县建成的商业街,共开发商业街面2万平米,共转移农村人口602人。这些进入城镇的农牧民原户籍所在地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权、经营权不变,成为山上有产出,城里有收入的“两栖”居民,解除了农牧民进城创业的后顾之忧,不失为一种城乡经济双向互动发展,增加群众非农收入的有效途径。今后以沿黄三镇一乡和重点工程为依托,并围绕直岗拉卡、康杨电站建设,发展服务于重点工程的小型集镇。促进二、三产业发展,繁荣小城镇经济,使一部分农民从一产中转移出来,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从运作房地产入手,积极推动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土地等资产运营,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尽快发展。全面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尽快形成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户籍管理制度。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利于农民进城就业和创业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因地制宜,以市场和实现就业为导向,加大“阳光工程”的实施力度,有目的的做好农牧民培训工作,想方设法向县境外输出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让更多的农牧民走出县门、务工经商,创办实体,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

  3.3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合理配置城乡资源。统筹问题思考:请众家探讨农牧业深层问题洲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和民间“协会”的作用,引导劳动力、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引导群众在果产品加工、牛羊育肥、饲料加工上档次、上规模,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3.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三农”问题突出表现在水、电、路、讯、教育、卫生等群众生产、生活极为密切的基础设施方面。今后,在项目争取、扶贫资金的发放上,重点要转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特别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广播电视文化等公共事业的专项资金支持,把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投入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由公共财政承担,逐步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大体均等的国民公共产品服务。

  3.5从比较优势出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是尖扎县一项发展潜力很大的新兴产业,随着坎布拉国家森林地质公园旅游公路的建成和公园内景点设施的完善,加之公伯峡、李家峡、康杨电站、直岗拉卡电站库区四面的形成贯通,打造环西宁百公里旅游线路,培育高原水城、丹霞地貌、民俗风情“区域”性旅游品牌的时机已经成熟,要加快县内旅游线路的规划和康杨清真大寺、古雷寺、智合寺、昂拉千户宅院、德欠寺等人文景观的开发,挖掘整理旅游景点的文化资源,提高旅游品位,积极引导农牧民参与创办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和文化品位的“渡假村”、“民俗村”,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鼓励有条件的农牧户发展农家旅游服务项目,引导农牧民开发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旅游产品,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统筹城乡发展处理三农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1.浅析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2.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分析论文

3.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的效率与公平论文

4.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话题论文

5.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论文

6.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论文

7.城乡统筹中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论文

8.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心得体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34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