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校教育管理社会化路径及对策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5.后勤管理社会化

  (1)正确选择后勤管理方式高校后勤工作涉及到的方面较多,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该项工作自然也需要进行社会化改革。目前高校通常会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第一,“横向联合”。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在同一区域内的各所高校会结成合作联盟关系,形成统一的后勤服务体系,来满足每所学校对于后勤方面的需求。第二,“主体分离”。这种模式也被称之为外包模式,即,学校不再负责后勤方面的服务与管理工作,而是通过外包的方式,将这部分工作交与社会力量,由其对全校师生开展后勤服务,学校只是从中起到监督与方向性指导的作用。第三,“联办模式”。即学校和社会进行合作,共同进行后勤工作。双方之间会按照协议,来对自身的责任与权利进行明确,并严格遵守协议进行各项工作。这几种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以及问题,所以各高校不可直接套搬套用,而是要按照学校后勤工作的实情,来选择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符的后勤管理模式,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确保后勤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开展。(2)借鉴企业管理形式实施后勤服务外包制度时,学校必须要建立配套的后勤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外包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方式,来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个体或公司进行约束,是实行企业化的后勤管理新模式。一方面,高校要与后勤经营单位就各自的权限以及义务达成一致,并使用书面的形式进行明确;一方面高校教育要赋予经营团体一定的权利,降低对后勤工作的掌控度,允许对方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实施后勤管理竞争制,使一些具有实际能力的团队相互进行竞争,而高校则按照“择优”原则,对后勤团队进行选择,以提高后勤的工作水平,带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社会化改革步伐。

6.公寓管理社会化

  (1)设置统一管理方案,实施公寓管理新体制在对高校公寓管理实施社会化改革时,作为公寓管理主要领导者,高校各院系领导必须要对自己负责的公寓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并对每栋学生公寓的各项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制定出统一的公寓管理方案,并对每位领导人在管理工作中的权责进行明确,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对学生公寓进行全面的管理,同时还要在公寓管理工作中,将教育管理内容渗透到工作之中。同时要通过公选的方式,选出优秀学生代表来参与到学生公寓管理的工作之中,并可让他们参与对现行的公寓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让学校能够听到学生的“心声”,切实掌握学生的实际需要。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建立公寓管理平台,在平台上,管理者不仅会设定学生直接反馈区域,使学生能够及时将自身的需求与建议告知管理者,方便管理者及时对公寓管理方案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还会定期对公寓管理情况进行更新,进而将公寓管理工作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2)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与服务意识对公寓进行社会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地生活环境,服务的对象就是学生。但管理者必须要认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对学生进行面面俱到的管理,必须要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带动出来,使他们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出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公寓管理之中,甚至是其他学校内部的管理之中,真正将学生的建议融入到学校各项工作内,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加人性化、高效化。

7.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1)责任意识教育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基本都会受到家庭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独立思维意识较为薄弱,在责任承担方面也缺少一定的担当,这一点对于学生的性格形成而言是十分不利的。而在教育管理社会化之后,学校提高了对学生这方面教育的重视程度,开始逐步利用高校这个小的“社会环境”,来对学生的独立能力以及责任意识进行培养。同时会在坚持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摆脱以往只按照喜好来进行选择的习惯,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选择以及自己的行为进行负责,能够养成思考的习惯,避免盲目、冲动的事件发生。此外还要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对于认真负责的学生,学校与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但对于做错事情的学生,老师要在保护学生自尊的原则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与惩罚,避免学生产生侥幸心理,进而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责任观,成为一名有担当的人。(2)法制意识教育国家出台相关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以及人身安全进行更好地保护。但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生活环境较为封闭,学生虽然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对法律的具体条例进行了解,但整体法律意识以及详细的法律保护方式了解程度较低,所以学校在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期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法律观,正确使用法律武器对自身进行保护。高校老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提高学生对于常规法律的认知程度,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法制观念以及法律意识进行培养,使他们学会法律法规的正确使用方式,使他们能够在维护好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能有效使用法律来保护别人,成为心系社会的合格公民。此外还要加大对学生合法意识的培养,要告知学生触犯法律的严重后果,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法律,不做违法乱纪之事。(3)消费意识教育与以往相比,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具有的消费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由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青春期后期,部分学生的消费观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而购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形成不良消费习惯。为了解决学生这一思想问题,高校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对学生的消费意识进行更正: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使他们能够学会制定每月消费计划,可以在支付一些必要的开支之后,可以合理对剩余费用进支配;一方面要对学生的消费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实际需要,购买适合的商品,避免学生出现盲目消费以及无用消费的事件,使学生的消费观念更加健康化;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学生节约意识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摈除攀比心理以及虚荣心理对自身的消费观的影响,从容对待与其他人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降低贫富差距对学生自身消费观的影响。综上所述,实施“社会化”的高校教育管理,对高校的办学模式以及学生的管理教育而言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要对自身的办学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针对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高校教育管理社会化途径,进而成功带动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高校学习环境。参考文献:

  [1]杨瑞.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的本质诉求与实施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6(2):63-65

  [2]周元春.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6):221-222

  [3]康凯.高校教育管理的“社会化”路径及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14(12):136-140

  [4]谢瑞军.高校公寓社会化后的学生教育管理[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00-101

  [5]陈清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构建高校与社会双向参与结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5):58-60

  [6]王初薇,李金永.基于社会化网络的高校教师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7):43-45

  [7]李磊,季绍文.浅谈社会化视域下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J].昭通学院学报,2013(2):81-85

  [8]田建伟.高校学生社团过度社会化问题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2(2):73-76

  [9]黄箭,戴春平,刘宇,罗士俐.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现途径[J].中国西部科技,2008(13):64-67

  [10]王剑娇.对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问题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4(9):48-49

  [11]张伟英.社会化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3-134

【高校教育管理社会化路径及对策论文】相关文章:

1.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社会化服务路径的论文

2.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论文

3.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论文

4.高校生社会化进程中体育文化的价值论文

5.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管理研究论文

6.高校后勤社会化抉择的会计管理问题论文

7.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探讨论文

8.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78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