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生产管理调查论文(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关于生产管理调查论文3

  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本身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应该立足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1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如高空坠落、触电等,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使得施工人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尤其是最近几年,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没有对相应的安全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也没有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导致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此,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时,必须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各种施工设备进行管理,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可以有效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从根本上对施工单位以及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对安全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进行有效的贯彻落实,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稳步发展[1]。

2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2.1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提高是确保施工安全的核心所在,应该认识到,电力工程的建设需要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参与,其本身的安全生产意识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成效。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对于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引导其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可以对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进行完善,增强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使得其能够主动参与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安全生产意识。

  2.2完善保障体系

  电力工程的施工时多工种同时作业的,施工现场的管理相对繁琐,在这种情况下,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就需要对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完善。具体来讲,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指导思想,如预防为主、封闭管理、把握重点、有始有终等,确保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严格依照相关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在安全保障体系确立并且完善后,必须保证其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上至项目经理,下到施工人员,都必须熟悉保障依稀的内容,从全局角度着手,将传统单一的物资管理拓展到对于人员、资金、物资等的全方位管理和防护,将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充分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同时,应该对安全管理的职责进行落实,明确各级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权限,强化节点管理,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措施的针对性。

  2.3落实责任制度

  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是保证电力工程施工有序进行的关键所在,也是必须得到重视的问题。施工企业应该立足实际,构建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经分析论证和完善后,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必须关注细节问题,做好施工安全相关的防范工作,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和处理措施。同时,必须对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标准进行严格执行,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为电力工程的施工提供指导。对于施工企业本身而言,应该结合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确保其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对电力工程安全施工的权责进行规范,发挥其应有价值[2]。

  2.4强化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同样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关键性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其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关系着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一方面,应该强化对于危险点的分析和管控,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施工环节,必须将危险点的查找工作贯穿全过程,做好分析处理,编制出完善的施工现场危险点清单,针对清单上的每一个危险点,都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和管控措施,通过疏导、隔离、消除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于重点项目的管控,消除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习,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将事故的危害和影响控制到最低。

  2.5注重监督考核

  应该认识到,无论安全管理模式多么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多么完善,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只能沦为一纸空文,必须通过有效的监督考核,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良好的管理效果。在构建监督体系时,应该确保其层次性和方向性,保证每一个监督部门都具备独立的监督任务,做到各司其职。一旦发现存在违规违章操作的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能继续施工。另外,监督部门应该强化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确保其在开展监督工作时,能够做到公平公正[3]。

3结语

  对于电力施工企业而言,想要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就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安全意识,完善保障体系,落实责任制度,强化风险管控,结合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全面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推动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斌 单位:国网福建霞浦县供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任建军.简述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3):35,37.

  [2]许朝伟.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09):44-45.

  [3]范建春.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3(05):63-64.

  关于生产管理调查论文4

  由于电力生产工作环境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工作人员要从实际的工作环境出发,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以此来大大地减少因外界客观因素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由于市场对于电能供应要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问题,也成为了一个被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热点,所谓的安全事故,就是在供电系统运行期间发生的一些故障,因为电力系统结构复杂,环节众多,因此很多危险是潜在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排查故障以及检修的过程中,很难发现,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更加认真地的进行工作,并且能够灵活运用风险控制方法,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从当前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现状来看,虽总体有加强,但还需高度重视,一些不安全隐患诸如漏电、火灾等问题始终见诸报端,不仅仅对供电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还造成了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分析原因还是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重要性的忽视,缺少长远利益和风险意识,不能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各级电力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加大系统管理力度,科学进行电力风险评估,严格控制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安全风险。

1电力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分析

  所谓电力生产风险控制,主要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对其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预测、控制风险、消除风险的过程,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主要对整体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实时管理,更强调事前预防,强调发现问题隐患后,要及时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确保电力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电力生产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肩负着电能通过输电线实施输送的任务,这个过程涉及到生产、销售、供给等各个环节,要认清电力这一特殊商品的特性,由于无法大规模存储电力资源,必须使电力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这也要求这个大体系过程的连续安全,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其他环节就会发生连锁反应,甚至发生大规模停电,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设备的损毁。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分析主要涉及三个环节:①生产环境,电力生产的环境有其特殊性,存在许多潜在的高压,易爆性的设备环境。②电力设备,如一些电力设备老化严重,维修人员维护不够及时,造成内部零件损毁严重。③工作人员。比如一些电力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不能严格按照电力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为的造成工作失误。

2电力安全生产及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

  电力安全生产的意义向大的方面说,关系着国计民生;对于电力企业自身发展来说,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是生存发展。在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上,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存在电力领导人和管理人的风险控制意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关乎社会的各行各业。电力企业作为社会公共行业,其发展的好坏已经不仅仅是自身的问题,更要考虑的是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是社会的稳定,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一大批企业应运而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工业企业来说,电力作为企业的“生命血液’,必不可少,地位十分重要。(2)对于电力企业自身发展影响巨大。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放开,电力生产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力生产安全也越来越成为影响电力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试想一个电力系统常常出现故障的企业,一个不能正常运行的发电厂和变电站,是无论如何不能取信于市场的,其社会效益必定造成企业的经济利润的萎缩,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进步。(3)风险控制可以较好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及时通过风险控制,及时发现细微问题,规避危险,定期更换一些落后的设备,避免大规模事故发生。(4)风险控制还可以较好的倒逼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反方向促进力度更大,确保电力行业稳定发展,使其更好的保障人们生活和生产安全。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很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制度,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进一步严格管理制度。(1)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在目前已制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中,还存在制度不完善特别是风险控制方面的内容不够全面,有的还停留在“需要”、“应该”层面,没有进一步细化的内容,缺乏实际可操作性。(2)目前开展的风险控制研究,还处于粗浅层次,质量不高;在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上,有的人对于风险控制的作用地位认识不清,有的是靠硬性条件来落实的,有的风险控制与实际内容之间相互脱节,联系性较差。(3)有的忽视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一些评价工作落到最后仅仅是几个人在抓落实,一些安全内容的落实不经常,开展安全风险控制的间隔时间太长,次数较少,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不强,对于一些细小的隐患不够重视。例如:某施工队在一10kV线路上做紧线工作,当导线被绞磨紧起后,一名作业人员上到杆上,在连接好悬垂瓶子和紧线卡具后,将安全带移到与卡具多处活动点连接的导线上,这时,双钩紧线器与倒装线夹连接的铁线扣突然勒断,导线迅速从空中落下,该作业人员也随导线从杆上摔下造成事故。

4电力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策略

  (1)用好消除法。所谓消除法,就是从根本上消除可能存在的内在和外在因素,通过实践证明,效果比较显著。采用消除法就是要重点关注好安全隐患危险源地,比如地沟盖板、孔洞等部件,对于此类危险源,要通过监测参数实施风险控制,比如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如果这些参数存在异常或者是违背常规,就证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但使用此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短板,比如对于一些隐藏较深、比较顽固的危险源发现的效率还不够高。(2)用好代替法。所谓代替法,就是使用故障率较低的部件更换为故障率较高的部件。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①减少设备运行的风险,增强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②使用的效率比较高。所以该方法是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采取的风险控制方法。存在的短板是:对设备运行的检查工作要认真细致,对于设备的运行寿命要建立数据库系统,在设备将要老化甚至是提前进行更换。如一些电力企业针对少油化开关陈旧的实际,全部进行了无油化改造,电力设备也进行了半自动化改造,有的局部甚至达到了全自动水平。这些都是使用“代替法”最好的体现。(3)用好隔离法。所谓隔离法,就是通过对危险源的隔离来实施安全风险的控制,该方法在电力企业中运用的频率也较高。其优点是:使用效率较高,也较为便捷。缺点是:需要断开电路,才能实施隔离设备的转移。需要强调的是:使用该方法要求电力设备检修人员必须认真遵循规章制度,必须认真掌握电力设备的各类参数。(4)用好综合防治法。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对于人员安全、工程实施等也要实施风险控制管理,必须采取个人防护、行政管理等综合举措加强电力生产管理,所谓个人防护就是指操作人员通过穿戴安全帽、建筑加盖安全网等举措实施安全防护,实现个人安全防护。所谓行政管理,就是引入安全责任制评估等行政手段加强安全管理,使安全风险控制的内容事事有人抓,人人是主体。(5)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安全管理工作要靠人去抓,安全风险控制的内容要靠人去落实,抓住“人”这个因素就抓住了核心,实践中,一要注重加强人员培训,尤其是技能的培训,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机制,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和“内部带”等方式加强人员的传帮带,并通过监督、考核等手段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同时善于运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言行,特别是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切实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6)必须注重安全风险控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漏洞的产生和危险源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理论上讲,检查不彻底、不全面、不系统就有可能产生漏洞,从而使安全风险控制流于形式,达不到安全风险控制的目的。具体实践中:①要做到针对性,就是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实施不同的控制方式;②要做到全员性,安全风险控制不是企业领导的事,也不是管理层的事,而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要求企业每一名员工积极参与进来,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③要做到系统性,就是所有的风险管理都要按照程序经过评估、管理、再评估、责任落实、检查、改进等流程,防止简单分配任务,防止检查和落实人员的无序和混乱。风险管理还体现在电力的生产管理和风险控制要进一步融合起来、同步起来,形成相互协作的整体,实现风险的预知和控制。此外,对于安全风险控制的意义,作为企业管理层要提高重视,要认真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结合实际形成总体原则和风险控制内容,要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合理编制,确保安全工作有序展开,确保开展安全风险控制工作,人力资源可以覆盖整个电力生产环节。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得智能监管成为可能,这也是风险控制下步的发展方向之一。

5结束语

  电力安全生产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这一点足以证明地位作用之重要,而风险控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电力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不能出现人为的轻视而发生问题,就是要善于从电力风险控制的三个主要内容上去下功夫、使狠劲。此外还要加强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完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加强电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等等,促进安全风险控制真正落到实处,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作者:朱琏烨 单位:阳朔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徐冰.风险控制在电力生产管理中运用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10:77.

  [2]周小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5,06:144.

  [3]陈金亮,马亚南.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J].通讯世界,2015,11:85~86.

  [4]冯光林.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和基建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南方农机,2016,01:84.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836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