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重点改革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计划的制约下,课程体系的调整是有阶段性的,总有一定的限度。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还应该放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等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首先,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坚持权威性、实用性原则,选用高水平教材。即便这样,教材内容的更新也往往跟不上学术研究的进展。教材内容陈旧,除了上文提到的《语言学纲要》外,在古代汉语课程中,一般选用王力先生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古代汉语》,这部教材曾获首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但不可否认,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编于20个世纪60年代,通论部分的语言知识还略显简单,不够系统,其次是教材缺乏练习。为了能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参考其它一些新版教材,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双棣主编《古代汉语知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洪波主编《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黄河出版社出版的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习题》等。再如汉语史课程,不少高校也选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随着新的语言材料的发现,多元化的语言理论与方法的借鉴,人们对汉语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各种现象,观察的角度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描写分析越来越细致,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汉语史稿》教材在内容上相对滞后,而其内容的量又很大,几十课时完全无法讲授完毕,只能各部分内容蜻蜓点水式略过。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更换教材。殷国光等人编著的《汉语史纲要》基本框架与《汉语史稿》相同,但在教学内容的量和难度方面都较适中,且尽可能地吸收了学界已取得共识的新成果,每个章节除了提要和正文,还配有思考题和参考文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深化学习。教材选定后,不宜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在教材内容难以及时更新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及时关注国内、国际语言学的新进展,了解语言研究新成果,并适当在课堂上呈现,以开拓学生视野。这样,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又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其次,一方面各门课程老师应多沟通研讨,要协调好课程关系,减少课程重复内容;另一方面,要更新传统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语言课的性质,说到底就是工具课,工具是要拿来使用的,传授语言知识,是为了教会学生能读懂文言,继承优良传统文化;能正确使用现代汉语,并分析各类语言现象。语言课不能只有语言知识、规律等生硬的骨架,还要有血有肉,教师应尽可能搜集丰富有趣的语料。恰当地运用语料不仅能化抽象为具体,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语料分析本身就是语言课的内在要求,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语言学概论课程,教材中的语料基本都是汉语普通话和印欧语系的语言。而印欧语系的语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除了英语,对其他语言都知之甚少,因此,可适当增加方言语料和当代社会流行语。这样,既有利于语言理论的说明,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虽然省时,易操作,但没有突出学生主体,把学生仅仅看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气氛沉闷,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出色的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自己发现真理,在语言类课程的课堂上,可先摆出具体的语言事实,然后引导学生自己逐步归纳出语言规律来。例如,古代汉语课程的音韵学历来被称为“绝学”,学生还没学,就产生了恐惧心理。这时,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在讲解“古无轻唇音”这条古音规律时,教师可以先出示语言事实,谐声字:非悲、发拨、未昧。异切:漂,抚遥切;漂,匹遥切。异文:匍匐、蒲伏、扶付,伏羲、庖羲,等等。根据这些语言材料可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上古音中轻唇音和重唇音不分,只有一类,或者无轻唇,或者无重唇。接着,教师再出示现在厦门、福州等方言中只有重唇音的现象。这时,学生自己也会思考:之所以会得出上古无轻唇音的结论,一条重要的理据就是现代汉语方言。教师对此再进行强调: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找到只有重唇而无轻唇的方言,却找不到只有轻唇而没有重唇的方言,这显然是古音的遗留。另外,文言文中接触的某些人名地名,如逢孙、阿房宫的“逢”和“房”都念“páng”,这也是古音的遗留。这种反向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来构建知识,使学生体验了思维的成就感,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做有心人,成为教学活动的精心组织者。可尝试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实践环节,如古代汉语课不仅让学生了解有哪些字典辞书,还可教学生查检大型的或专门的字典辞书,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现代汉语课可开展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调查,撰写语言调查小论文等。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这样不仅能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课程的关键内容是课堂精讲,易学内容可以自主学习。指导有能力的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研,培养学生科研意识。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总之,独立学院汉语专业的语言类课程面对困境,应切实做好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教学改革,使语言类课程群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中担负起应有的重要责任。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关于独立学院课程改革的论文

2.独立学院声乐教学论文范文

3.独立学院管理会计课程改革问题探究论文

4.土木专业论文范文

5.工程专业论文范文

6.建筑类专业论文范文

7.2017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文

8.英语教育专业论文范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69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