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学业评价模式构建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评价模块信息检索基础常用数据库检索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信息道德教学目标信息认知层次信息能力层次信息能力层次信息道德层次

  评价目的

  促使学生了解信息检索

  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

  检索方法、途径与步骤。

  促使学生了解多种信息检索

  系统,并使用最恰当的信息

  检索系统进行信息检索,组

  织与实施有效的检索策略。促使学生掌握各类搜索

  引擎的检索技巧并重点

  了解常见的专业网络学

  术资源分布与查找方法。促使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

  基本知识,遵循在获得、存

  储、交流、利用信息过程中

  的法律和道德规范。

  评价内容

  信息源及特点、信息检索

  语言、信息检索途径与方

  法、计算机检索技术馆藏书目检索系统、电子

  图书数据库、中外文数据

  库、特种文献数据库搜索引擎、事实与数据检

  索、网络学术资源获取、开

  放存取知识产权基本知识、知识产权案例分析、信息

  安全、有版权文献的合法

  使用评价形式能力本位测试表现性评估表现性评估能力本位测试所占权重25%35%15%25%

  评价主体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时间期末实习课实习课期末

  在信息检索基础评价模块和信息道德评价模块中,评价内容以信息检索和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为主,主要采取能力本位测试的期末终结性评价形式为主。能力本位测试是根据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特色提出来的。主要运用于一个教学科目结束时对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评价。什么是能力本位测试呢?举例说明如下:(1)网络资源自由获取和版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在网上查找“文库侵权”一案的原委,并谈谈你对网络资源自由获取和版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看待的。前一题是知识本位测试,后一题是能力本位测试,对于职业教育,尤其是信息检索课程,能力本位测试更合适。能力本位测试还要结合现场上机检索,要摆脱原始的笔试测验形式,这样才能更加突出学生的实际知识运用能力。

  在常用数据库检索评价模块和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评价模块中,评价内容以各种检索系统的实际使用和信息综合运用分析能力为主,主要采取表现性评估为主,评价时间主要是在实习课程。表现性评估(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能通过一个任务或项目使教师直接观察学生的表现,美国AlbertOosterhof教授提出表现性评估限制在只有在满足以下标准的情况下才使用:能观察到具体行为或行为结果;能判断出学生行为的恰当性,或者至少能确认某个答案比其他可供选择的答案更恰当;由于任务特质或学生特征的限制,书面考试不能有效地测量学生学习的过程和作品。常用数据库检索评价模块和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评价模块的评价内容适合于应用表现性评估,例如表现性评估评价题目: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特定的事实与数据、搜集资料并开展关于“手柄的工艺工装设计及夹具制造”方面的研究。完成任务,做项目是职业教育院校常用的一种训练和评价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办法。通过实习课的表现性评估可以考察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技能,也可以考察学生在信息素养、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认真编制表现性评估,明确每一项任务要评估的能力,确定能证明学生掌握这些能力的表现,编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分的计划。

  上述四个评价模块只有层次高低之分,很难说有主次之分,考虑到常用数据库检索评价模块要考察的数据库及操作内容较多,评价权重定在35%,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评价模块评价权重定在is%。但在教学管理意义层面的划分上,可以把信息检索基础和信息道德模块的评价结果作为期末成绩,把常用数据库检索评价模块和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评价模块评价结果作为平时成绩,这样,期末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50%,平时成绩占50%,彻底改变了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传统,突出了高职信息检索课程学业评价促进学习的特征。  4 结束语

  本评价模式以表现性评估和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需要一定的实习学时为支撑,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至少应为1:1。本研究只是探讨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学业评价模式的构建,以期为这门课程的评价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启示和框架。关于其评价细节,如各模块的评价标准、评价的一级指标和子指标、各指标的权重、评价等级等,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性探索。

  参考文献

  [1]Assessment Office-at Skidmore College. What is "Aca-demic Assessment“?[EB/OL]. [2012-04-02]

  [2]姒依萍.基于培养目标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6):29-31.t

  [3]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第二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4]詹先君,英美文学课程学业评价模式的构建[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1):29-33.

  [5]龚孝华,重新理解教育评价目的:基于生存论的视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 (11):6 -8.

  [6]Albert Oosterhof.开发和运用课堂评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35-237.

【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学业评价模式构建论文】相关文章:

1.从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业评价论文

2.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3.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4.学生学业评价总结

5.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四个面向新模式的构建与探论文

6.高职院校文科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要求论文

7.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构建教学论文

8.学业情感自我评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69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