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植物学论文内容(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常见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结构与传粉方式的比较。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结构与其传粉方式关系非常密切。在理论课教学中,被子植物花的一般结构作为重点进行了介绍,虽然传粉方式在被子植物的整个生活史当中非常关键,但一般不作为重点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为了让学生对被子植物繁殖器官和其功能之间的关系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和掌握,设计了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结构与其传粉方式等内容进行比较的综合性实验项目。由于本实验项目涉及到不同形态和类型的花,而且不同植物的花期差异很大,因此该实验项目所需实验时间相对较长。该实验要求学生对主要传粉方式(如风媒花、虫媒花、同花传粉、异花传粉等)与相对应花的形态、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2.2 实验项目的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因为实验内容涉及范围广,所以实验过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此,综合性实验往往不能按照验证性实验的开设方式来进行实验。在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过程中,针对实验项目所需要的课时数,将综合性实验集中在周末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实验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但这种操作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同一学期开设植物学课程的专业和班级较多情况下,不同班级植物学实验进度就会无法避免地出现差别。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将综合性实验的整个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而这3个阶段完全可以在不同时间内进行。这3个阶段,即资料查阅、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的安排计划阶段(第1阶段),实验室操作阶段(第2阶段),以及实验报告的写作阶段(第3阶段)。

  第1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内容,但必须在第2阶段实施前完成所有工作;第2阶段由实验任课教师统一安排实验时间和实验地点,学生在这一阶段获得实验的有关数据和资料;第3阶段,学生在任课教师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通过分析第2阶段的数据和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2.3 实验项目的考核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的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为考核依据,然后按一定比例将该成绩加入到本课程的总成绩中。目前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考核:①第2阶段完成后,每一实验小组以课堂报告的形式给全班同学和任课教师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根据汇报情况给每实验小组打分;②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实践表明,两种考核方式结合使用可能会更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对本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的掌握程度。另外,在期末考试中,也可以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笔试,以此来进一步检验学生对已经操作过的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

  综合性实验项目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效果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反映出来,如学生对一些问题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学生在解决有些问题时能否将所学知识系统地整合起来,等等。

  3 结 语虽然目前植物学综合性实验项目比较少,但从目前开设情况和学生实验报告的结果来看,综合性实验报告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由于综合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对实验的整个步骤有很好地掌握,这就促使学生在综合性实验开设过程中必须对实验进行预习和准备。综合性实验项目不仅没有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减弱,相反是对验证性实验的进一步提升。在每一个综合性实验项目中,都涉及到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另外,学生的实验报告必须依靠学生自己分析,并设计性实验不能急于求成,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将教师在科研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部分转化为设计性、探索性实验;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发一批设计性、探索性实验,学生开展这类实验的具体方法是:在实验前发给可供学生选择的设计性、探索性实验大纲,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实验。具体实施步骤为:学生根据大纲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教师论证→开展实验→完成论文→教师批阅。通过这类实验使学生对资料查阅及科研选题、实验设计和论证、实验的实施和探索、结果分析和讨论及科研论文撰写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经两年来的实践,学生对实验效果、科研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给予了高度评价。

  4 建立开放研究室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纵观世界科技发展,许多卓有成效的科技成果都是青年科学家发现的,如Hans Krebs在1932~1937年就发现了鸟氨酸循环和三羧酸循环。高校经过几年的扩招,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有所拉大,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责无旁贷地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低年级学生,尚不具备独立选题的能力,可吸收他们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青年人思维活跃,通过启发或“顿悟”可激发学生新的创造性思维;高年级的学生学完了医学基础课,可以自己选择研究课题,教师主要帮助分析、论证,起“导”的作用[9]。放手让学生大胆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5 结 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需要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不断的研究、探索和思考,转变教学理念,实施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为当代的医学教育拓展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燕,杨毅,杨艳燕,等.从生物学实验教学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2):69-71.

  [2] 续润华,李建强.美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其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1 (1):21-24.

  [3] 李旭玫.变革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综合创造能力[J].高教探索,2004(1):82-83.

  [4] 鲁保富,郑春龙.构建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5-11.

  [5]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0-135.

  [6] 孙设宗,张红梅,林丽.家兔各组织ALT活性测定及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生物化学课题性、综合性实验方法的探讨[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4,23(5):308-310.  [7] 孙设宗,丁爱玲,王生慧,等.生物化学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的实践与评价[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3):298-300.

  [8] 贾莲芝,陈红军.论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原则[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99-101.

  [9] 张学军,王锁萍.全面改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5-6.

【植物学论文内容】相关文章:

1.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环节浅析论文

2.论文提纲的内容

3.论文的内容与原则

4.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论文

5.毕业论文总结内容

6.心理的论文内容

7.有关环保的论文内容

8.音乐的论文内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53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