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南京信大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实践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 新能源风电场特色气象服务

  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开发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所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中,风力发电是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和商业发展前景的方式。

  中国具有世界级的风力资源,总技术潜力资源估计为250GW。我国的风电事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发展了百余家风电场,但尚没有自主研发的大型风力机组。运行的大多数机组是从国外进口的',由于地区的差异,这些机组很难适应我国特殊的气候条件,造成较高故障率。针对这一现象,急需开发能够提供适合海上风电运维作业的天气窗口的预报服务。

  3.1 风电场运维中天气预报服务的现状

  近年,我国用于风电场建设的投资显著增加,2011年的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即达52800MW。然而在风电场设计中,对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考虑较少,缺少特别针对沿海地区风电场运维的台风、龙卷和雷暴等极端灾害天气的专项气象服务,这些已成为目前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实际上,极端灾害性天气能够较大程度地破坏风电机组,是影响风电场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也是风电场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因而,在风电场的设计施工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均要考虑天气状况,而普通的天气预报已经不能满足风电场运维的需求,从而对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需要根据风电场的运维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气象服务。

  3.2 海上风电运维作业天气窗口的需求

  根据欧洲海上风电经验,安装海洋气象预报系统的海上风电场有效利用小时数比没有安装的要高出5%~10%。海上风电场的建设与运维取决于风电场的可达性,而风电场的可达性取决于交通工具安全航行的海洋水文气象条件与安全作业天气窗口期。因此,需要针对沿海风电运维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提供用于海上风电场在建工程和运维期间的气象服务产品。

  3.3 海上风电场运维特色气象服务内容

  江苏省沿海属于风资源较丰富区,近年,江苏省的风电开发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已建、规划的风电场近30个,其中已建风电场主要集中在启东沿海至大丰港之间的沿海地。而江苏沿海的极端灾害性天气能够较大程度地破坏风电机组,严重影响风电场运行安全。

  南京信大气象科技有限公司为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特色气象服务,针对沿海风电运维的气象需求,开发了海洋水文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和手机app客户端,该系统已经在如东潮间带风电场、响水近海风电场使用,能够将海上风电场所选用交通工具的出海条件与每日逐时海洋水文气象要素预报结合,可以规划出每种交通工具在每一天安全出海的时间段,再根据出现故障机组的分布,合理规划出每天出海的航行线路,既能保证出海人员的交通安全,又能使每次出海维护的航行时间成本和燃油成本较低。

  为风电场业主方及作业船只在汛期提供项目期间特色气象服务,能够更大程度降低海上作业的天气风险,抢抓时间窗口作业。这就要求获取时间和空间精度更高的专项天气服务,提供码头及风机位的未来3d逐6h精细化预报服务、强天气预警和天气帮助。同时需要在风电场运维预报服务期间,任用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预报员组建人工气象保障团队、短临预报专家对气象预报结果进行审核把关。

  公司服务具体内容包括:1)每日提供未来72h,每6h时间间隔精细化常规预报:响水码头、响水作业区内机位点风速、风向、浪高、浪向、天气及能见度;2)灾害性天气预警:强天气过境时根据天气进展更新天气预报,并及时给予天气提醒或警示;3)在线服务:人工值守,24h在线提供天气帮助。服务方式:建立微信服务群,服务群体达80多人,实时与用户面对面进行跟踪服务。预报工具为公司自行开发的预报系统和多种权威气象资料。

4 航空特色气象服务

  航空运输企业利用航空器在瞬息万变的大气环境下营运,不仅要研究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而且要关注环境因素及其变化,特别是气象条件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因为气象条件不仅对飞行安全和正常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航空运输企业的营运效益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波音公司分析认为,如果我国的航空运输企业利用高空风制作飞行计划,每年可以增加800万美元左右的效益。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对不利天气开始和结束时间的准确预报则可减少20%~30%的飞行延误及其损失。降落地点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为每架商业喷气式飞机每飞行160km节省2.4%的额外燃油,按其计算,我国每年将节省3.6亿元的燃油成本。

  如果全国的航空运输企业能改进制作飞行计划的方法,运用高空风、目的地机场和备降机场的天气和预期变化并综合考虑流量、商载等因素制作飞行计划,至少可以节省30%的燃油。此外根据我国西南航空公司1997年减推力技术的使用实践及因此而节省的发动机成本计算结果推算,全国近300架喷气式飞机利用气温使用减推力技术每年可降低近3亿元的成本。

  4.1 民航强天气预报服务现状

  我国民航气象对于强对流天气分析预报主要集中在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云图、风廓线雷达等多种大气探测资料的定性分析,中尺度天气动力学理论的应用和各类强天气指数及多种物理量场特征定性应用层次。其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和发布效率与航空业务所需的精细化服务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对局地强风、雷电、暴雨等强天气对航空业务影响的预报准确率不高,系统识别与报警功能急需改进,预警信息发布效率需提高,系统的集约性还需加强。

  4.2 民航对强天气预报的需求

  截至2016年,中国共有53家运输航空公司,292家通用航空公司。航空公司每年因强天气影响对航空运输业造成巨大损失。国际民航组织统计显示,在世界航空业务中,因气象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数量已经上升到占总事故的将近1/3,其中强对流天气是造成飞行事故的主因。我国因航班延误每年造成的损失在25亿元以上。目前我国民航日飞行量已经超过1万架次,预计未来10年,中国民航运输量仍然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大飞行量、大流量的运行背景,使得民航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保障航班“正点”和“效率”的压力空前增大。随着航班量的增加,天气对航空运输安全与效益的影响日益突出,天气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航空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天气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导致旅客与航空公司纠纷日渐增多,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我国民航部门对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服务,特别是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服务提出了紧迫的需求。

  4.3 民航特色气象服务的内容

  针对民航部门提出的需求,可以建设一个终端区短临天气预报预警系统为民航部门提供特殊的天气预报服务。以南京信大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终端区短临天气预警应用平台为例,该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几个功能:包括多源气象资料的接收与处理、对流性天气的临近预报和短时预报、中尺度天气分析等功能,终端区和机场天气集成系统(TAWIS,图1)应运而生。该系统核心业务包括气象数据分析与质控、大气多源资料快速融合、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对流天气短时预报、对流天气概念模型、中尺度分析、对流天气信息服务、预报产品检验与评估、业务产品制作与展示和产品分发与共享等模块。气象信息服务要根据未来天气变化结合相关行业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才能使气象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南京信大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大气的压力论文

2.人心不足蛇呑象闽南故事

3.大气污染社会实践报告

4.分析壁画中的“迹”与“象”论文

5.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文」

6.《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审议历程

7.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8.平面设计|立意与立象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033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