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师专业发展中师德建设核心与途径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师德还表现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准则

  崇高的品质必然会外化为优秀的行为,教育行为准则即是师德的外化表现形式。在教育中,往往众多的教育实践表现为与教师的道德意志冲突和相悖的倾向。具有师德的教师行为准则绝不把教师或者学生仅仅看作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和爱、对教师道德的认知、对道德情感的体验都是为师的本能需求。

  教师的道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德行的养成也是一个由教师理性克服教师感性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克服个人的爱好偏向,真正以内心理性支配教育行为,并且将道德原则果断而又审慎地贯彻到教育行动中去。

二、“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中师德的核心构成

  在“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道德的构成因素是丰富而又多元的,但其核心构成应该由教师的善、教师公正、教师责任感三部分内容构成。

  (一)教师的善“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美”的弱伦理判断同义,美善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基础。教师的善既包括教师对受教育者合理权益和人格尊重的充分保障,也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遵守,教师以自己的“善”真正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2]

  构成教师的善的第一个条件必须是教师与受教育对象在教育交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作为多重身份的个体,教师的善与伦理判断意义上的善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给受教育者带来了好处。离开了教育对象,教师的善是不能成立的。构成教师的善的第二个条件是善的实现是教师由内在动机激发起对教育教学活动,对受教育者的良好态度,并且教师能将这些内在动机外化于教育实践,体现为外在的教师的善行。一个教师只有将自己拥有的善的知识运用于教育行为中,将其作为职业生活和职业行为的内在准绳,教师才在真正意义上拥有善、践行善。

  (二)教师公正

  教师公正具体来说是指“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一视同仁,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学生”[3].

  教师道德公正具体来说包含多种层面的公正,教师道德认知的公正、情感的公正,道德意志的公正以及行为的公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道德中的公正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教师对自我的公正评价,此外是教师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合理评价。教师对自我的公正评价其实是教师运用公正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合理地评价自己教育行为的过程,教师应该保持着一种客观和自省的态度。而教师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公正评价,正是教师在从教生涯中所表现出来的光明正大、质朴和公道的品质,是一种“就事论事”,是严格要求和尊重相结合的行为方式。

  (三)教师责任感

  教育要培养人对自己、对社会乃至于对整个自然富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的培养主要依靠广义的教育养成。教师认同并能主动承担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角色行为和角色期待时即是建立了教师的责任感。教师的责任感应该包含着以下几个层面:第一,清晰、明确的教育意识。在教育中,意识为先导,只有意识清晰、明确,教师才能将科学方法与艺术手段相结合,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表现出各种教育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自我更新”取向下的教师责任应该是一种主动自愿的行为。关注学生发展的责任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教师角色强加的行为要求,更是教师主动自觉地关注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的成长。第三,教师责任心在行动中表现为教师为学生树立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善、公正、责任心只有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才能真正以身示范,以细节打动学生,塑造学生,才能真正地发挥教师德育的师范作用,这对于尚未形成稳定的学习态度、对自己定位尚未明确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榜样示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中师德建设的路径教师师德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生成的过程,需要从各方面去培养。教育实践是师德建设的基础。此外,学习、反思与自我修养也是重要的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中师德建的路径

  (一)教育实践是师德建设的基础

  教育实践是在特定环境中由教育目的指导的行动,作为教师,要使自己更富有教师德行,只有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才能变成现实。教师在实践中,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特殊情况,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对实践有了公正、合理的理解和恰当运用。因为,公正和合理作为人的内在能力和德行,使我们在实践中排除了所有主观主义和情感主义的判断方式。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师德建设,道德人格的养成既是对来自道德权威的接受与遵从,同时也是教师在实践中将理论转化为方法,并能身体力行,将二者统一化为引领自己行为的道德人格。

  (二)学习是师德建设的不竭动力

  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指出实践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大途径。学习也是师德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在不断地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中,也应该同步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学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我学习。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一切教育资源作为学习的对象,以一种自由而又放松的心态,在学习中获得精神层面上的提升。另一种是,教师可以主动通过听讲座、外出交流的方式,发挥先进教师典型的榜样作用,积极引导自己。正如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就是告诉我们,在教师道德修养中,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师德理论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对于年轻的教师们来说,教育界中这些老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的道德,远远比学习如何掌握课堂教学的各类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分数更符合教育赋予教师的根本性使命。[4]  (三)反思、自我修养是师德建设的根本

  反思和自我修养是“自我更新”取向中师德建设的重要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没有反思和自我修养就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对教育观念和职业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可以对自己从事教育教学的思想、行为和方式进行有意识的自我调整;此外,也可以通过对师生关系的反思以及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获得真正的教育认识和作为教师形象的自我认识。在反思的方式上,师德建设可以通过教师的反思日记、行动改进等方式予以进行。此外,也应不断地加强教师自我修养的自觉性,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使道德建设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因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诸要素的形成和提高,有助于教师形成较高的道德境界,并一起去规范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的实践体验,又以其具体、生动和可感性反过来促进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

  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渐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即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5]师德,犹如职业赋予教师个体的内在价值,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验高尚感、收获幸福以及乐业敬业的不竭动力,是提升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程度和整体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教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为学生率先示范,树立巨大影响力的教育榜样的重要品质。“自我更新”取向正是在强调师德建设的内生机制的基础上,正视师德建设的价值,从关注师德的核心构成入手,强调利用教育实践、学习和自我反思等多种方式,真正实现“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赵秀文。困境与重塑:当代中国教师道德问题审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2]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 孙红英,赵青梅。教师道德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2007.

  [4]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 任金杰。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120-121.

【教师专业发展中师德建设核心与途径论文】相关文章:

1.教师专业师德建设论文

2.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3.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论文

4.关于中学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5.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论文

6.探究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论文

7.校训与当前师德建设论文

8.加强师德建设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278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