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水平大学创业教育的三个转变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从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研到学而优则创的转变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其含义是:若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其主要目的在于推行仁政。在本文中,“学而优则仕”主要是针对“公务员热”而言的。“学而优则研”主要是针对当前的“考研热”而言的。在2014年以前,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的人数持续上升。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对于公务员和研究生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意识淡薄。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它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以及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力不足,对创业教育的重视更多来自就业压力和政策等外界因素,认为创业教育就等同于自主创业,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缺乏良好的创业支持氛围。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高校和地方政府也配套了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大学生创业,但“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家庭对学生创业意识方面的支持少之又少,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没有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支持氛围”[6]。

  其二,面临多重角色的冲突。其中,最主要的冲突就是作为学习者与创业者之间的角色冲突。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部分在校大学生虽然有创业的想法,但面对课程学习往往会延缓甚至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此外,还有作为创业团队领导者与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冲突,作为创业者与市场竞争者之间的角色冲突,等等。

  其三,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首先是生存的压力。作为创业者,从项目的萌芽到落地,个人要生存,团队要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是每个创业者所面临的压力。其次是来自社会关系的压力。在创业教育还没有成为主流的当下社会,创业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家庭的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为创业者带来了压力。再次是知识能力的压力。部分创业者由于缺乏管理学的常识,对于公司管理和团队运营缺乏一定的能力,这对创业带来不小的挑战。

  其四,创业的风险和艰辛使得部分同学望而却步。高水平大学的创业教育应该是“专业知识与精神能力培育相统一的教育,创业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帮助学生成为敢于迎接挑战、具有坚强意志的人才”[7]。因此,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志于担当社会责任、创造社会财富的创业精英,简而言之,就是培育企业家精神。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创业观念的转变、创业氛围的形成,将促使青年学子反思传统的择业观。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革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将会是今后大学的新潮流。

  2014年公务员报考人数和研究生报考人数都较上一年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创业教育潮流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研不再是青年学生人生发展的主要选择,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涌入创业的行列中,去冒险、去拼搏,靠市场力量决定自身贡献,在创业浪潮中实现人生价值。之所以这样讲,原因有三。

  一是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潮流,是未来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精神。

  二是创业态势良好,创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全球竞争力报告(2014-2015)》(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4-2015)的数据显示,中国风险投资可获得性排名位列全球第13名,居于“金砖五国”之首。在新形势下,创业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

  三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形势需要。大学生创业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2014年4月30日,李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推出六项措施支持大学生创业。6月1日,教育部等9个部门发出通知,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四是高水平大学的区位优势和自身优势。以浙江大学为例,一方面可以依托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优势,尤其是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创业氛围浓厚,在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文化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包括求是创新的氛围和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浙江大学紧密依托青年学生特点,积极营造“学而优则创”的文化氛围。一是鼓励优秀学生对接全球创新创业平台,选拔优秀学生到美国交流访问,开展面向世界的创新创业交流研讨。二是加强典型案例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布创新创业信息,推送优秀校友成功创业案例。三是重视导师带徒传统,搭建以浙江企业家“导师带徒”为核心模式的高端实践育人平台。四是打造创业生态圈,联合浙江经视制作《资本相亲会》电视栏目,广泛报道学生创业项目,吸引天使投资的关注。创业团队中到处可见优秀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更有创业团队负责人以其在校期间的优秀创业表现得到了美国沃顿商学院的承认,获得破格录取。截至目前,浙江大学涌现出大批青年创业人才,创造了“快的打车”、“蘑菇街”、“个推”等国内知名品牌。浙江大学微创业联盟旗下现有130支创业团队,遍布八大创业领域门类。其中,35支创业团队落地注册公司,15支团队拿到市场投资,投资金额总计达3840万人民币。据《人民网》2014年5月22日报道,“浙江大学本科生创业率是75所部属高校中最高的,达到4.16%,绝对人数也是最高的。”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浙江大学在营造“学而优则创”的文化氛围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高水平大学创业教育的三个转变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创业教育的论文

2.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再思考论文

3.大学教育的问题论文

4.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

5.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

6.创业教育的论文

7.有关大学德育教育的论文

8.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80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