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酒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二:酒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酒店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培养模式过于封闭,缺乏开放性

  虽然我国高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已呈多元化发展,但是在校企联合、国际联合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少高等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闭门办学,与酒店和酒店服务行业的交流相对较少,学生被封闭在课堂上,理论知识虽然学习得很全面,但是由于实践的机会还是太少,缺乏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所以综合素质较低,与市场要求的应用性人才的距离较大,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单位后适应能力较差,融入工作需要的时间较长。

  1.2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书”总是和“育人”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学校不注重学生品质的教育,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不够诚信,心理素质不高;或学校目的性太强,只讲授酒店管理类相关知识而忽视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欠缺,很难应对工作岗位的各种挑战。

  1.3课程内容老旧,跟不上酒店行业的发展

  酒店服务行业具有设施更新和管理模式变更较快的特点,作为向酒店输送人才的酒店管理专业,也应紧跟行业的变动来更新教学内容。但是具体的情况是,学校的教材往往几年都不更换,学生所学的知识已经不适应变化的市场的需求,与时代脱轨,这样老旧的知识对学生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的培养有百害而无一利,应尽快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

  1.4填鸭式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落后

  讲台上,教师照本宣科,夸夸其谈,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焉头打脑,无聊至极。这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真实写照。如今,在高等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课堂上,这样的情景仍旧屡见不鲜。教师传授知识以单纯的讲授为主,缺乏吸引力,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是枯燥的知识框架和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知识。在教学模式上,也基本遵循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形成,很少进行新的变革。

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现阶段的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以抽象的理论为主,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教师也都是学术出身,很少参加过酒店管理类工作的实践锻炼,对行业的了解和把握不到位,特别是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缺乏传授实践经验的能力。虽然许多高校的酒店管理教学人员能够意识到该学科的实践性,也会为学生寻求实践的机会,但是实践活动缺乏明确的要求,常常流于形式,实践者应付了事,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

  2.1大学生:适应性较差,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欠缺

  (1)大学生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自我定位是学生,进入实习岗位后,往往很难迅速转换思维,将自己定位为一名酒店服务人员,很难适应酒店行业快节奏的工作环境,有的学生在工作中组织纪律性较差,不服从管理,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因此常常遇到挫折和阻力。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比较欠缺,导致对工作的厌倦,甚至对所学专业和整个行业失去信心。(2)大学生抱着美好的愿望来到工作岗位,发现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很难应用于实践,自己被分配的岗位并不是想象中的体面的管理岗位,而是基层服务工作,加上工作的枯燥与繁重,使他们感到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降低了对酒店工作的认同感,实习的动力丧失。

  (3)实习生往往只有固定的实习工资,没有加班费和提成等,工资待遇远远低于正式员工,这很容易让辛苦工作的实习生感到同工不同酬的不平等。究其原因,还是实习生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如果抱着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心态,就不会产生类似的抱怨。

  2.2实习酒店:缺乏对实习生再培训的意识

  酒店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实习生在此工作时间一般仅仅为几个月,所以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酒店一般不会花太多成本对其进行培训,大多把实习生安排在服务岗位,从事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换岗的机会也较少,导致实习生难以获得真正的工作经验,为了学分而疲于应付。

  2.3学校:缺乏主动权,师资力量匮乏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一般处于被动地位,受酒店的牵制较多,学校虽然制定了实习计划,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缺乏酒店的配合而很难实现。另外,学校安排的实习指导老师,大都是学术型的,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对实习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实践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高素质人才

  3.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进行人才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模式,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课堂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生素质的类型,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要适当,过高的培养目标会导致专业设置过宽、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性不强、思想不稳定等。过低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学生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能力欠缺和素质低下。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以后,大都都是基层工作,所以有人指出,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中级人才而非高级人才,这是不科学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人才而非中级人才。任何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初级阶段都是从事基层工作,以积累工作经验,至于他们以后能否走上领导岗位,取决于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个人发展潜力。所以说,普通高等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高级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3.2创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

  酒店行业的发展变化性很大,酒店管理专业的科研成果也不断推陈出新。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学校在专业教材的选择方面,应选择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新鲜的学习内容,使他们的知识结构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增强他们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同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应结合时事,充实课堂案例,启发学生对社会热点进行专业性的思考和分析。

  3.3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酒店业的开放性、综合性和服务性决定了从业人员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灵活的人际沟通技巧、崇高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素质中有许多是非智力因素,不是中规中矩的课堂教学所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高校的酒店管理教育要以业务知识传授为主,辅之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知识传输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

  3.4与酒店进行长期合作,保证实习质量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是有酒店、学校、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学校是实习工作的组织者,在整个运作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酒店是最关键的一方,直接负责实习工作的实现,酒店配合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实习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选择信誉较好、在业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酒店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学校、酒店、学生三方的权责利,将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岗位、食宿安排、实习人数、轮岗安排以及劳动报酬、安全责任等内容都进行细致的谈判和详细的约定,进行正规的合作,这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现在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低级的层面,学生到酒店实习,只是做一些简单重复性工作,无法真正了解酒店服务行业。学校可以以签约的方式与酒店企业合作,并将实习与就业挂钩,调动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3.5对学生进行思想认识的转变,增进其对专业的认识热爱

  大一新生入校后,学校就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系统介绍,使他们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对专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当地酒店行业的信息情况,对酒店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调研;聘请酒店管理的专家进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情况;邀请酒店有经验地的管理人员介绍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学生踏上实习岗位做好心理准备;组织学校往届毕业的在该行业做出一定成绩的学生传授自己的成功之路这些都是促进大学生转变思想认识,增强对专业和行业的了解和热爱的手段。

  3.6注重对教师的锻炼,提高教师素质

  大部分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都缺乏职业经验,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素质,丰富他们的阅历。只有教师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学校要积极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各种方法加以解决,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993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