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班主任班级管理分析论文(4)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五篇:小学班主任从心理角度进行班级管理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增加学生全方位心理教育,也能优化小学的班级管理。对小学生进行个别或集体的教育,对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习心理、自我认知心理、日常生活心理四个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心理异常的学生往心理健康方向发展,提升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优化班级管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级管理;运用

  小学班级作为管理小学生的基础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工作至关重要。心理教育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班级管理模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班级进行高效管理。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如何通过心理教育管理模式对班级管理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的契机,比如,运动会、节日汇演、演讲比赛等,有助于优化班级管理。通过班级集体活动来教育学生,有利于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良好的、坚强的班集体,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的年龄所决定的。多姿多彩的集体活动不但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而且为他们提供了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得到有益的培养。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是一个共同的集体,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的加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想情感的形成,引领着学生的心理往健康方向发展。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情感教育

  小学教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情感教育,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进一步开展其他课程和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奠定了基础。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切忌采用一刀切的方法,针对性格相对孤僻的学生要通过鼓励、表扬的方法调动这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并根据他们的特长给予一定的表现机会,使他们形成自信,获得自我认同感,最终,促使学生健全人格得以形成。

  (二)突破自己

  增加学习心理的教育,有助于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学习信心、营造积极氛围、培养抗挫能力,创造品学兼优班级。学习动机的培养能促使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树立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心理教育着重对班级进行分阶段管理,对学生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以突破教学、挑战自我的方式进行训练,而对“后进生”则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从不会学、不爱学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三)自我认识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观念。使小学生逐渐形成自尊、自爱、自我约束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约束或纠正其他同学的不良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为班级建设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三、从心理角度实施班级管理途径

  (一)以学生视角分析问题

  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热情,根据学生年龄,以学生的视角分析问题,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排除心理烦恼,缓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的情绪情感,矫正不良的思想观念,以保证学生健康心理的正常发展。

  (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在班级中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还应该做孩子们的守护者,知心的朋友,让学生放下戒备和教师用心交流,解决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家长般的温暖和朋友间的亲昵。不要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如果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应该认真了解缘由,不要片面地袒护某一方,建立公平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做学生榜样,从而达到心理教育引导的作用,实现对班级的有序管理。

  (三)建立心理健康驿站

  可以在学生感到有心理困惑、心理压力时主动帮助。这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时心理动态,构建学生和教师心理沟通之间的桥梁,使他们走出不良心理的阴影,在集体中快乐地成长。以心理学角度实施小学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学生对班级的热爱之情,不仅使学生逐步学会管理自己,提高自主意识;而且还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为班级建设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而且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可以让他们的管理与教师的管理形成合力,从而优化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姚春青.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研究[J].神州旬刊,2015(10).

  [2]刘佳.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第六篇: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摘要:班级管理工作对于职业院校来讲尤为重要,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想具有极大的影响。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中职院校的教育问题,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护理人才的地方,职业院校班主任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才能让职业院校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1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创建

  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创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兢兢业业,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思想品德教育,对良好班风的创建是极为有利的。在班级管理的过程首先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及时发现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使得学生能够以班主任为榜样。

  1.2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在班级管理中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重视成绩优秀学生的同时,还要鼓励学习较差的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突破创新。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和特点的眼睛,利用课余时间与学困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她们,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多开展各种班级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使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养成团结互助的品质,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

  1.3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班主任要意识到学生这一主体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班主任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生不会对教师产生畏惧感,尊重学生的意见,采取竞争制度让学生参与班干部竞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2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

  2.1自主学习能力低下

  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基础成绩较差,在初中就读期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较差,再加上中专职业院校学生生源结构比较复杂,这就导致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低下。

  2.2心理素质较差

  许多职业院校学生由于中考成绩差,进入到职业院校后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学生在学习护理知识的过程中常常处于懒散的状态,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缺乏信心。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渐增多,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就越来越大,这会无形之中给职业院校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再加上职业院校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较差,学生的心理健康容易会受到不良影响。

  2.3自我约束力不强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学生认为职业院校就是娱乐的地方,课堂纪律观念极其淡薄,职业院校学生经常逃学、旷课,有的甚至沉迷网络和早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愿意与人交流,缺乏集体荣辱感和社会主义责任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3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就直接参加工作,和大学毕业生相比,学历较低,学习基础较差,其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就越大。班主任是职业院校班级管理者,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职业院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全面掌握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班主任还要对当前的就业情况进行准确的了解和分析,并向学生介绍这些就业情况,使职业院校学生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

  3.1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资料库

  职业院校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正处于叛逆期的高峰值,再加上职业院校学生都是住校生,做好职业院校班级管理工作成为重中之重。职业院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资料库,职业院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档案资料,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情况、品德表现和家庭情况等,这样班主任就可以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师还要多组织学生参加学习研讨会,让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和交流,齐心协力解决困难,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3.2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合理科学的班级管理、奖惩制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管理,让学生严格遵循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按照学生学习规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感受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还要注重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职业院校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生能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养成团结互助的好习惯。

  3.3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都是由于中考成绩不如意才选择就读职业院校,对其专业的知识和内涵并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尚不成熟,没有形成良好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都没有合理明确的职业规划,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动力。职业院校班主任应该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其意识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其充分认识护理专业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和道德观。

  3.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以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为基石,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细致了解和记录,并做好保密工作,避免学生产生自卑感,协助心理健康活动中心的老师,做好学生心理干预工作。还要针对其专业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大力开展班级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总结

  国家教育部门对中职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教育问题重视程度较高,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班级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而又繁重的工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出发点,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云凯.新形势下中职教育班主任“职业精神”发展探析[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9):228-229.

  [2]丛洁.让全面评价成为班主任自我发展的催化剂——班主任综合素质评价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5):40-41.

  [3]陆海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4]刘双萍,高峰,南宗焕.医学院校兼职班主任工作方法初探[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0,33(1):67-68.

【班主任班级管理分析论文6篇】相关文章:

1.班主任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措施分析论文

2.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刚与柔分析论文

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分析论文

4.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分析论文

5.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原则论文

6.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论文

7.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

8.班主任班级管理心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8110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