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实验教学的论文分为哪些类型的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当代西方大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趋势自麻省理工学院首创班级集体实验教学后的近一个世纪里,尽管大学本科对实验的内容进行不断充实、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但教学方式基本上是在沿袭皮克林时代的模式。

  这种模式虽然对学生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方面有一定作用,但人们发现,当学生把教师为他们准备好的实验一个个都做完后,却不能自行设计一些相似的步骤去探索问题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实验教学由于其独特的探究性质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学教学开始由传统的致力于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转变,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是增加设计性、探究性实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本科教学实验的'设置已逐渐减少验证性的基础实验,增加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实验。在兰格斯基(Lagowski)等人1977年所著的《化学的实验室实验》一书中,几乎没有定性验证的实验。书中共包括37次实验,其中数据测定20次,占总数的54 ;合成制备3次, 占总数的8 ;分析鉴定14次,占总数的38 。在大学物理实验方面,先后出台了PSSC (物理科学学科委员会)方案、伯克利方案、伦塞来尔方案和麻省理工学院方案等。虽然这些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各有侧重,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突出实验的探索性,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富有探索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中,能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问题。

  二是实行“分组探究、集体讨论” 的教学方式。在2O世纪80年代,霍夫斯坦(Hofstein)和卢尼塔(Lunetta)提出:实验活动为学生建立合作互助的社会关系、对科学发展的认识形成积极的看法提供了可能@。自9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实验教学开始实施了“分组探究、集体讨论” 的教学方式,他们认为分组探究可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哈佛大学等11所高校的物理实验“无一一不是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进行的”@,且高年级的实验一般要求3人以上。

  同时,美国大学实验教学非常注重讨论,教师不仅专门为学生安排了实验讨论的时间,而且有些实验项目做得很深入,要完成这些实验必须经过讨论。

  讨论的形式有多种,包括生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小组内的或全班性的等。而且,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验前,学生从不同的研究观点出发, 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法,对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等进行探讨;实验完成后,除了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外,还要求学生作口头报告。

五、对我国实验教学改革的启示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起步较晚, 比欧美发达国家迟了近一个世纪。

  在20世纪9O年代以前,实验教学的指导与管理方法基本上还是皮克林时代的模式。90年代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各高校也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推出了多项改革举措,如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增加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等。这些改革初步消除了传统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诸多弊端。然而,与世界各国正在谋划、实施的创新教育以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我国大学本科现行的实验教学依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1.让本科教学实验中的一部分回归科学实验的探索性科学实验的最大价值是探新,实验教学的最大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新知识的潜在能力。

  100多年来,本科实验教学经历了许多变革, 但优秀教师对这一理念的追求从未中断。李比希的“师徒式”实验教学方式较圆满地践行了这种理念,而在MIT首开的班级集体实验教学中,皮克林也曾极力倡导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但限于当时的科技、经济条件未能如愿。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旨在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正是以皮克林当年追求的理想为鹄的的。

  我国高校实验教学自引进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上了皮克林模式的烙印。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也是为了保证教学效率,我国的实验教学在许多场合弱化了实验的探索性、不确定性,包括给出实验设计方案、简化实验环境条件、实验设备的“傻瓜化”等,其代价则是使实验这种活动逐渐远离了科学实验的特性。即使在目前开设的“设计性实验” 中,有不少都是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某某定律、定理,或者干脆由教师直接给出实验方案。为此,使教学实验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具有(或日回归)科学实验的特性,正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2. 消解现代大学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与班级授课制的矛盾在这方面美国大学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照。李比希时代的实验教学是针对少数精英而言的,它以教师自己的实验室为单位,以师生要研究的课题为设计、研究实验的对象,而现代大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是在大众化背景下采取的班级授课制形式。班级授课制的优势是规模效益高,其弊端也是明显的,容易导致标准化、压抑个性和创新。诚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人们不断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决出来”,但“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0这是当下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难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美国大学本科提倡的“分组探究、集体讨论”实验教学方式,是在寻找一种介乎“师徒式”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和“班级授课制” 的本科生培养方式之间的混合方式, 以适应多样化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创新的素养。虽然“分组探究、集体讨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支持和时间检验,但其自身所具有的适应多样化发展目标的优势和师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支持,无疑将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

  3. 大学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工作,为教师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在班级授课制模式下, 由于人数多且课时有限,学生实验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课内时间,需要课内外有机结合。教师应把课堂时间留出来让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 自己讲授最有价值的东西,学生实验开始前的“准备保障” 和实验结束后的“反思” 都应放在课外进行。大学教师的实验教学意识、态度、知识和技能已成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随着大量的新人进入高等院校教师队伍从事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大学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与教改意识的任务已迫在眉睫。为此,学校要致力于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对实验教学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持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大学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和教改的意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85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