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师学生主体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探索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自由是心理素质教育追求的境界。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他们在主动参与中获得了自由。在自由轻松活泼地氛围中,学生释放了各种心理压力,解除了对心灵的'种种束缚,“面具”被搁置一边,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随意活动,毫无约束地表现自己由于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在集体性的心理教育活动中,学生分担着一定的角色和任务,在不同的角色体验中,他也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另外,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教育活动并不是漫无目的,缺失主题,加之大学生自律性的提高,这种自由境界的出现和存在就更有可能,但它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要求则更高在教学互动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主体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的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理解教学活动中双方地位、学识、年龄的不对等,要求教师必须在主观上视学生为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一员,视他们为年轻的朋友,这样利于形成和谐的心育关系。在这种平等关系中,师生间的正向互动会増加许多。如果心育工作者不尊重学生,高高在上,一味说教,这种作法本身就使心理教育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是把心理素质教育从“说教式”转向“参与式”的有力保证心理活动课程是主体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6](P108)。大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身经历、体验、感悟等直接经验,会在活动中得到及时转化和统一,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活动中不仅始终表现出人对事物的关系,而且始终表现出人对其他人的关系”,“在活动中表现出人的个性,同时活动也在形成人的个性,,m(P187-189)。比如,通过学习方法的训练,形成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等;从情感活动入手,发展自觉能动性;从创造发明活动出发,发展积极创造性总之,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心理活动,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悟性的心理体验,给学生提供广泛的交往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人生观、评判力及其良好稳定的心理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协作精神,获得主体人格品质因此,要改变心理素质教育中单一的语言说教和口头劝服方式,根据心理素质教育整体要求,设计目标明确的心理主题活动,在一个活动中着重发展培养某种心理品质。在积极的动机明确的目的支配下,在有计划地按一定方法组织的各类心理主题教育活动中,学生会变成主动参与者,在活动中完成心理教育内容的内化过程,积久成习,最终固化为某种稳定的内在的心理素养,表现出更好的心理行为能力。

  持续发展是主体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的归宿心理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当前潜力的开发,使学生眼下的发展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基石,根本任务则是要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为每个师范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和麵定坚实而稳固的心理基础。完成此任务,学生就必须形成自我心理教育能力[8]这种能力是师范生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它的形成是主体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9](P477)。在心理素质教育中,师范生在教师引导下不仅只是造就良好心理素质,还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熟练掌握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能够对自己?对将来的教育对象实施心育,处理不断出现的心理问题,保证学生和自己持续向前发展否则,离开师范院校之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停滞不前,最后干涸三、实施策略

  为了反映并支持主体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基本理念的实施,可以提出以下具体策略:面向所有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表现环境和舞台。主体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要求师生都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有一定主题的教育活动中或者学科教学中,教师内在的亲和力和平易近人的人格形象,完全显露在学生面前这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表现和“做中体验”的机会増强,真正体现出对学生人格价值及其主体性的尊重。

  强调不同意见的交融智慧的火花在思想碰撞中才会闪现,创新的灵感在观点交锋中能够迸发教师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大家共同分享彼此的经验,从不同的视野和出发点来理解人和事。在相互包容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建立起一种经验共享的伙伴关系。

  让学生在活动中拥有可以独自支配的自由时间。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学生可以对己有经验进行不断整合,使自己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学生会合理利用一切资源,围绕活动主题,自由创造发挥,思考并反馈评价,提炼总结出心理教育活动过程的精髓强调学生是成长的主人学生如果在心理素质的形成中拥有主人翁的感觉,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由于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使得学生普遍感到受教育是一种压力。与国外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抑制性情绪较多。因此,我们必须诚心诚意地信任和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参与生活的情趣,激发他们的动机,使学生充满生命活力。

  把学生个体活动和小组活动、群体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参与集体活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人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理想途径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学生作为主人参与小组活动甚至分组行为本身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形成与人相处的基本技能和重要的价值观。

  设计心理活动课程,训练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心理学知识,而是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受学生参与活动具体内容和形式制约,变革目前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从活动角度组织心理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心理活动训练,实现外部心理素质教育要求向学生内在心理品行的转化。

【高师学生主体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1.高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2.中学主体参与教学反思3.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论文模板

4.高职生参与学生管理实践探索论文

5.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创造性思维探索中学英教育论文

6.中小学心理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7.团体参与式音乐艺术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羞怯心理论文

8.简谈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947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