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营销人的应聘简历应该这样写(4)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找工作难是普遍困扰当今大学生的难题,不算很特别,而教授的回答却击中了大学生薄弱的竞争意识,揭露出了当前一些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工作态度。教授并不是说大学生就要和农民、工人或低学历人群一样,而是应正视自我,把心态放平和。毕竟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在社会生存环境远比农民、工人或低学历人群有优势。那些把“大学生”当招牌的人,科举观念、优越感、60分万岁这些陈旧观念造成了他们畸形的人生态度,另外,缺乏充电、无再学习能力,也是他们无法面对工作竞争的懒惰思想。

  一、腐朽的“科举观念”作怪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穷人踏入仕途唯一途径,为了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能衣锦还乡扬眉吐气,使得很多穷人子弟不惜终身发奋苦读,年年落第年年考,直到考得头发白牙齿缺,都儿孙满堂了还苦读不辍,非得“出人头地”不可,“范进中举”的典故就是明显的例子。花这么大的代价,用自己的终身去“赌”,就是想搏得“一举成名天下知”,扬名立万、财银满钵,享受荣华富贵。

  纵观现在的高考,虽然对于广大学子来说机会是均等的,但很多学子并没有把上大学看成是一个成长学习的阶段,是一个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机会。而是更愿意把上大学看成是“跳龙门”,看成是“金饭碗”,觉得十年寒窗就是为了这只“衣食无忧的金饭碗”。读了大学,似乎就可以做“大官人”了,可以有权有钱。归根到底,他们把参加高考、读大学当成了古时的“科举”,有浓烈的“科举意识”。

  如果这种意识没有摈弃,“读书无用论”就会不断膨胀,以致更多的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充满悲观情绪,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消极心态,更难以参与到这个竞争型社会中来。

  二、自感优越,缺乏平民意识

  “我是大学生”,这句话如果在回过二三十年前说,那一定让对方满脸惊羡,觉得你很了不起。现在你要这么说,对方一定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你,认为你是不是哪根神经错乱了。是啊,那些认为自己读了大学就高人一等,认为自己应该受到别人尊敬的大学生们,你们不妨看看自己身边,看看你接触和认识的人,还剩下多少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只是他们中的一员,一个很普通的平民。所以,千万不要再对别人说“我是大学生”,否则会让人贻笑大方的。

求职机会、待遇上和职业层次上,有很大差距。因此,大学生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不管现在、将来,他们都无法超越那张“十年寒窗换来的文凭”。

  面对这样的优劣势对比,大学生!你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三、“60分万岁”下的自欺欺人

  “60分万岁”是老生常谈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还是抱着这样的观念,“60分万岁”之下,是大学生对大学文凭的渴望,是对大学文凭的讽刺。好像读大学是为别人读的,能够敷衍过去就行,不在乎能学到什么。当然60分和100分并无多大意义,分数高并不代表你就优秀了,代表你很有能力。而“60分万岁”心态下所折射出来的是对自己、对亲人和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自欺欺人,浪费父母心血,浪费公共教育资源的可耻行为。

  父母千辛万苦送你求学并不是期望那“60分”,而是希望子女能真正学到自己以后能“安身立命的本领”。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也许太陈旧和虚妄了一点,但希望子女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却是千真万确,而子女却用“60分”把父母给“万岁”了,最后把自己的人生也给糊弄了。读大学抱着“60分万岁”的心态,你能学到什么呢?

招聘“文凭”?他们要的是能创造效益的“人才”。 当然,造成这种求学心态,高教的教育管理制度也有很大责任,学校机械而不负责任的教学方式也培育了“60分万岁”的土壤。名额够了,费用收了,至于你是否认真学知识,学校基本很少过问,使学生失去了基本的约束力,放之任流。一到毕业考试时,学生才开始忙着查资料复习,为完成“60分”而努力。而且,为了完成“60分”,尽快送走毕业生,许多老师也帮着学生写毕业论文,反正送走这批“60分”,又迎来下一批“60分”,然后学校和老师就“万岁”了。 四、缺乏再学习的能力 有人说21世纪是学习型社会,这一点也没错,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学习步伐稍慢一点,就可能被这个社会远远的抛在后面。在信息时代,如果仅仅是去“跟”,你会永远追不上。因此,要有“领跑”意识,走在别人前面的竞争意识,才能在天空下找到自己的一方栖息之所。 大学文凭并不是无用,完成大学课程,却不代表你人生的学习过程结束了,文凭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是帮你建立和丰富了你生命中的基础知识体系,进入社会和工作中文凭是要经过检验的,这就需要真才实学的东西。人们常说“社会是个大课堂”,这一点也不假,我相信很大学生也明白这一点。不过,他们却并没有明白走进了这个“大课堂”是需要不断精进学习的。 现在很多大学生是“享受型”的,少有“学习型”的,缺乏再学习的能力。他们把社会这个“大课堂”当成了享受的天堂,不断续学习上进,毕业后就指望“天使降临”,给他一份安稳的工作和优厚待遇。稍有不顺意,还对这个社会指三道四,怨天尤人。好似有了大学文凭就等于拿到了“终身幸福生活通行证”,就可以找一份衣食无忧的好工作。在这个竞争型的社会中,他们并没有真正去意识到生存的危险,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淘汰出局。 因此,学习型社会需要学习型人才,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不要用那一纸文凭来证明自己,而是要用你不断增强的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来征服属于你的世界。

四因素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就业素质培训” ,她感慨地说:“ 介绍自己就业经验的学姐讲了好多很实用的内容,是她们自己失败教训的总结,这些是老师不会讲给我们听的。现在我知道通过改变自己还是能够成功就业的。”

  这项培训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日前启动的“ 提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项目” 开展的具体活动之一,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大范围的讲座唤起女大学生们的注意,及早着手准备;通过小规模的培训慢慢改变一些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自卑和消极心理,改善她们的就业认知以及明确就业方向,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

  家庭出身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因素

  选择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训,缘于不久前该中心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 ,大学生群体对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37656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