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萨宾语境论心理学论文(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萨宾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意义

  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坚持语境论世界观,明确提出理解人类最好的方法是去理解他的故事,通过叙事充分融合各种语境因素,而非通过传统实验的方法。其思想建立在米德、布鲁纳、佩珀等人理论的基础上,并将之延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顺应了心理学内部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促进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学所采用法则式的、图标的、还原的、定量的分析方法。语境论心理学思想认为心理现象和行为是不能孤立存在的,与其所处语境是统一整体,要求通过充分融合具体心理现象、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间等物理语境因素,其象征意义所组成的社会语境因素和由情节产生的文化语境因素,将行为与主体置于完整的语境环境中理解,倡导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视角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这种特性要求语境论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对意义的追求,整体描述的策略和情境敏感性。随着心理学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困境的加深,语境论心理学思想引起的定性研究方法的螺旋式回归促进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其次,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在催眠、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实践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萨宾从语境论者的角度重新解读了催眠现象。长期以来,心理学认为被催眠是人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学状态下,被催眠的人会做出一些反常行为。这一观点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轻易被催眠,但有的人却几乎不能拥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从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角度出发,萨宾认为,催眠产生的反常行为是人们充分相信某个情节而沉浸其中,跟随情节的指引表现出的行为。这些行为虽然看似反常,却跟被催眠者相信的情节中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相符,因此只要了解被催眠者所相信的情节以及相关语境因素,这些看似反常的行为就十分合理了[9]。

  但是,由于每个人想象力不同,对某些经验和传闻、故事中情节的相信程度不同,那些想象力特别丰富或者对某个故事特别沉迷的人更容易被催眠。萨宾的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催眠现象的原理,开启了心理学研究催眠现象的新篇章。此外,语境论心理学思想还在精神分析和心理咨询领域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利用语境论心理学理论看待人类心理现象、行为,谢弗(Schafer)、斯宾塞(Spence)、怀亚特(Wyatt)在精神分析实践中推广并得出的共同结论,即通过为病人提供一个更加令人满意的自我身份的认定,或者为病人一直耿耿于怀的事件提供一个较合理的叙事情节,病人就能够放弃那些曾经困扰自己的前后矛盾、令人难以信服的版本。换言之,通过具体方法替换病人一直相信的叙事情节,心理咨询取得了良好效果。最后,萨宾对语境论心理学合理性的论述为其他学科接纳语境论世界观提供了基础。萨宾认为“一切人文学者都应当是语境论者,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恰当理解并进行研究。”[3]语境论在考古学和人类学中也早有应用。但是,一直以来,自然科学研究被认为是纯粹的、客观的、无偏见的理想过程。事实上,科学实验的整个过程都由人操作,科研人员作为科学研究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其心理、行为受到地点、时间、情节等语境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些因素则通过科学家间接渗透了整个科研过程,包括科研成果呈现的方式。即,单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由于语境因素深刻影响着主导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也深刻影响了科学研究的方式和走向。因此,要正确看待科研成果,就不得不考虑科学研究过程中,包括科研人员在内所涉及的诸多语境因素。

  综上,萨宾以更好地理解、解读人类心理、行为,进行心理学研究为出发点,逐渐摸索和发展了语境论心理学思想。该思想坚持语境论世界观,以叙事为具体研究方法,综合了时间、地点、情节等各类语境因素,认为人的内涵和互动在社会语境和互动中被规定和形成。该思想应用于催眠、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实践领域,取得良好效果,并扩展至人类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萨宾对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详细论述,开阔了心理学家看待人类心理、行为的视角,挑战了机械论传统世界观引导下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在心理学内部引起了视角和具体问题研究方法上的范式革新。但与此同时,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部分地夸大了叙事的作用。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强调叙事的研究方法和原则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萨宾认为,叙事就是讲故事。没有故事,人类生活和行为就不能被解释,失去了发生的动机和原因。甚至于,流传的故事和神话传说能够塑型整个社会环境和民族氛围,据此,萨宾认为故事具有“本体状态(ontologicalstate)”。[3]然而,萨宾对故事的“本体状态”既没有作哲学上的详细论述,也没有作本体论层面上的全面阐释。一方面,如果萨宾故事的“本体状态”不是本体论假设,那么从萨宾的论述中,不难发现,萨宾认为正是流传的各种叙事形式塑造了社会氛围,进而形成了历史,换言之,正是叙事塑造了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包括伦理道德、民族性格等。笔者认为,这点过分夸大了叙事的作用,或者说,过分削弱了人类生存的物理语境因素(physicalcontext)以及主体间性的作用,破坏了人类心理、行为的整体语境。另一方面,如果萨宾意在将故事提升至本体论层面,认为叙事通过情节的灌输潜在或直接决定人类思维方式和群体意识的形成,进而决定群体意识,则与语境论世界观不符。语境论由于不对世界的构成和本源作任何假定,而只关注事件和行为在其语境中的意义,因而是非本体论的世界假设。不论是哪种情况,萨宾都夸大了叙事的作用。语境论世界观主张的是整体看待。萨宾对叙事的特别强调事实上是从整体语境中剥离出了这个特别的因素,并不断强化其对任何观念、行为的作用,甚至于上升至本体论层面。萨宾对叙事的过分偏爱可能使其心理学思想面临偏离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危险。

  

【萨宾语境论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1.论高中词汇教学的语境输入论文

2.论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水彩画教学论文

3.论话语连贯与言外语境课题研究

4.浅述语境论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论文

5.东方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论文

6.萨特论实践与人的总体化论文

7.探究俗民语境中民众随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论文

8.论《给教师的建议》与《教育心理学》的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229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