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职生态农业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探索的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教学项目实施

  (一)不违农时,弹性教学

  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违农时。传统农业教学流于纸上谈兵,教学时间与生产时机不匹配是一个重要因素。以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人才时,尤其要注意调整项目教学时间,使之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匹配。如春季往往是动物繁殖季节,在此时节需主攻动物繁殖技术;夏季往往是病害频发的季节,学校应调整暑假安排,组织学生充分利用暑期时间到企业岗位锻炼应对突发情况的技术技能;冬季农闲时,则返校学习理论知识,使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循环交替,实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领悟理论。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异,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进度会有所差别,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找出问题症结,针对个别学生适当调整教学进度,酌情调整岗位实践模块,这就要求教学时长、工作强度等不能统一标准,要有一定的弹性,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缩短项目学习时间,增加休整时间进行其他技能拓展,或协助教师,帮助其他同学。

  (二)分工协作,明确责任

  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即便一个简单的操作,由于工作量大,也离不开团队协作,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妥善分组、分工,训练组员交流协作的能力,以提高生产效率。如测定评价土壤肥力项目,需要检测的指标众多,选择样品、配置试剂、校准仪器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最后检测报告失真。因此,团队所有成员要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以高度责任感完成各自的分工。

  (三)适度重复,发散思考

  农业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以企业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能止步于“会”,而要强调“熟”,要适度重复训练,在不断重复中下意识地完成技能的积累和原理的领悟[5]。如植物的扦插嫁接技术,必须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真正掌握技能,胜任岗位工作。完全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技能也非学徒制培养的终点,使学生能独立地或通过团队协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才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如在学习作物栽培技能时,要求学生对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有一定认知,引导学生理解作物品种、生长环境与作物优质高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整套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学习农业机械操作技能时,还要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农业机械的适用范围、使用及维修成本、能源消耗等,促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科技进步。

  (四)依托平台,创新创业

  生态农业是集优美性、生态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于一身的绿色、可持续农业,对生态技术应用、现代经营管理都有很高的要求。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更多地依靠创造农业生产新业态,改革农业经营模式来推动农民增收。农业类高职院校一般都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品种和技术,也有大学生创业园,可以为毕业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掘、利用现有平台,努力创新,条件允许时,鼓励学生积极创业。

三、教学方法优化

  (一)引导式教学

  高职农业生产技术的理论和技能难度适中,较少有难以理解的复杂计算和推导,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学能力。通过设定不同工作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工作情境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对于一些不易理解的理论,则指导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设计小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学生的合理分组,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引导他们带领组员沟通交流,解决问题。教师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能全面并正确地发现、分析、解决生态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信息化教学

  企业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往往不愿向学生开放,而这些环节恰是教学重点或难点,教师应充分搜集网络信息资源,制作微课或视频片段,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熟悉关键步骤的技术要点,加深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信息化教学并不局限于播放短片、视频,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视频或者照片寻求更多的技术支持,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亟待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给予实时指导。

  (三)角色扮演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普通工人、技术员、管理员、农场主等,通过角色转换,学生会对不同工作的内容、性质、职责等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6]。如借鉴“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在教师科研项目的支持下,由学生分组“承包”学校的生产基地,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分工,制订生产计划,确定生产模式,分别种植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指导生产或进行管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如作物生长不佳时,不直接告知学生原因,而是引导团队中理论知识较扎实的学生带领组员去查资料,然后团队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等作物收获后,也可由学生进行销售。在生产实践中,团队成员会根据自己的特长自发地扮演技术员、销售员、管理员等角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明确今后的就业目标。

四、多元教学评价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包括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和项目完成情况两个方面。项目实施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出勤率、工作态度、学习态度等,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团队成员互评和校内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考评的方式。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技能测评,可以通过卷面考试、方案设计、流程制订、产品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进入企业即为学徒,也就成为企业的一分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学习效果,学徒也应参与企业的绩效考核。学生的实习工资与企业的效益相关联,使学生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劳动所得的变化体会企业的管理方法和职业精神,促使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积极进取,努力奋斗。为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在培养高职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技术技能方面的优势,需构建符合生态农业生产经营特点的课程体系,探索农业类专业教学项目的实施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断在实践中优化改进。参考文献

  [1]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29-38.

  [2]顾万荣,宁海龙,邹德堂,等.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以东北农业大学教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4):92-95.

  [3]吴含.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37-43.

  [4]单武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基于湖南省石门县50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6):71-74.

  [5]李艳.英国现代学徒制及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6]徐健.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探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2(1):36-39.

【高职生态农业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探索的论文】相关文章:

1.高职生德育工作探讨论文

2.大学公共数学教育探索的论文

3.高职生综合训练与实践创新型课程设计探讨论文

4.探索的作文500字

5.探索的乐趣小学作文

6.关于探索的作文

7.探索的路李白作文

8.我的探索的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256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