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语言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确定“非遗”符号

  在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之际,响起了让濒危语言也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呼吁之声,这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条文。从语言学角度而言,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但却是以言语的表现形式存在,且时刻有新的元素进入,不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所必需的稳固性。但是这并不影响土家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首先,从研究角度出发,土家语是重要的语言资源。叶德书、田德生等学者对土家语较详实地描写为建设土家语语料库提供了原始的语言资源。据此学者们可从历史比较语言学、跨语言比较、语言类型学等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地进行语言学理论研究。其次,从文化符号角度出发,土家语言资源为今人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如“女儿会”、“龙船调”———崇尚自由平等的生活观符号、“哭嫁”、“陪十姊妹”———以哭代喜的婚姻观符号、“西兰卡普”———纯朴自然的审美观符号、“廪君崇拜”、“摆手舞”、“茅古斯”———慎终追远的信仰观符号等。从土家语民间文学和口传作品中挖掘更多地反映土家族的文化符号,使之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正如被韩国人称为“妈妈的味道”的泡菜,不仅仅是一道道小菜和代代相传的技艺,更是一种力量、一种文化的体现。韩国泡菜文化也在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研究“非遗”符号

  虽然土家族已有21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但还存在纵深空间,能挖掘出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认为可以从土家语言资源方面进行开展。1.人生观符号———“撒叶儿嗬”中篇小说《撒忧的龙船河》共有8个部分,除了第4部分外其余部分都由丧鼓歌或跳丧描写开始。整个小说中丧鼓歌共出现了8次、跳丧场景出现了7次。如小说的开头覃老大跳丧,随后整个激情狂欢的跳丧场景表现出“乐死”的死亡观,与“死亦我所恶”、“人之所恶,死甚矣”、“恶其死”等儒墨观念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在土家人看来,死亡是今生苦痛的终结,是来世轮回的起点。因而死亡是“白喜事”、“红丧”、“喜丧”。土家族人还为尚在人世、身体健康、年过六旬、儿孙满堂,且父母已故的老人,用丧葬撒叶儿嗬的`仪式作为寿诞生辰庆贺,即土家人的“活丧”、“生斋”。因为在土家人看来寿命的长短是上天所赐。一般情况下,父母已故且儿孙满堂的60岁以上的人会认为多活一天都是上天的恩赐,值得庆贺。不管是亡人灵魂之彼岸生活的喜丧红丧,还是在世之人的生辰寿诞的活丧生斋,“撒叶儿嗬”已然成了土家族重生乐死的人生观符号。不仅歌词众多,还具有一定程式,如“开场”、“拜殿”、“封棺”、“入土”等。鼓师们还现场创编较为有韵的唱词与衬词。唱词多以七字上下句结构,也有三字、五字的。唱词与衬词穿插进行,或领唱,或帮和。歌师们则双槌击鼓,鼓点或急或缓、或重或轻,多为二拍子、三拍子节奏。即使没有对跳丧的描写,没有对鼓歌的引用,小说《撒忧的龙船河》的故事情节一样是完整的。文化符号“撒叶儿嗬”在小说中的大量运用,无疑是为了加强小说的地域色彩,为小说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作品对“撒叶儿嗬”等民俗的具体描写会有差异,但是土家文化中诸如“撒叶儿嗬”等展现出的民族优秀品质的核心内容是不会改变的。换言之,像“撒叶儿嗬”这样的文化符号正是在与其他文化优势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谐共存的。2.身份观符号———“毕兹卡”“毕兹卡”被当代的土家族青年诗人应用到了诗歌的殿堂,成为他们本土诗歌写作的代码和民族诗人的身份象征。如王世清的《献给毕兹卡》易红杨勇:土家语言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民族的崇拜之情。诗歌中“毕兹卡”的出现,闪烁着夺目的民族光彩,表达了诗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内在的精神守望。孙健忠《甜甜的刺毒》中“起疑”、“打栏”、“背时的”、“生怕”等词语都是湘西土家山民的方言土语,极具乡俗;“低声絮语”、“封”、“溜”等带文学色彩的词语夹杂运用正好实现了孙健忠的创作梦想“一点湘西味”、“一点山味和野味”、“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成就孙健忠成为“土家族文人文学的奠基者”。

  (三)传播“非遗”符号

  土家族文化符号的传播也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纵向方面指的是文化符号的传承和延续。2008年文化部出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认定和保护的办法,希望用法律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代延续施以保护,同时辅之以数字化、音像技术等来进行保存并传播。但是随着“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以及年经人快速接受外来文化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轻视本族文化的现实,一些“文化符号”很快就消失了,如“薅草锣鼓”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而走向了消亡。一些“文化符号”是小众传播,其覆盖的区域也逐渐缩小,传播半径也逐渐减小,也就逐渐失去其张力。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延续也不是没有对策。如在第十四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撒叶儿嗬”组合获得了原生态唱法金奖。这些舞台上的撒叶儿嗬表演体现了曲目选用上的去禁忌化、演出方式的去仪式化和演出目的娱乐性等特征,古老的文化符号被书写了新的时空内容。横向方面指的是文化符号的扩散过程。如恩施台一档全媒体新闻方言直播节目《新闻六口茶》,和一档以展示恩施本土文化、宣传推介恩施旅游资源为主题的恩施文化旅游电视品牌栏目《幺妹带你耍》就是典例。通过横向地向周边扩散的过程,提升人们对土家族文化符号的认知度,从而产生认同感。四、结论

  土家先民,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拓了光辉灿烂的历史进程;土家子民,颠沛流离,迁徙融合,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民族文化。要让“口耳相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必须提炼文化走出去的“符号”名片,加强对文化符号的研究,使土家文化始终成为中华民族璀璨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和谐发展,共闪光芒。【语言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与开发论文

2.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论文

4.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教育研究论文

5.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6.写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7.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论文

8.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初探的精选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743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