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脑成像技术的测谎实践及其心理生理学基础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测谎实验范式传统测试范式随着测谎技术的迅速发展,测谎研究所采用的测试问题范式也处于不断改进之中。比较问题测试(comparisonquestiontest,CQT)是生理多导仪测谎中应用最广泛的提问范式,脑成像技术的测谎应用及其心理生理学基础综述/MiniReview它主要通过比较与不同类型问题相应的生理反应来判断受测者是否说谎。目前,对该范式最大的争议在于能够引起所有受测者关注的准绳问题没有客观、统一的选取标准。

  犯罪知识测试(guiltyknowledgetest,GKT)是由Lykken提出的一种新的测试范式,它通过检测受测者是否具有与犯罪信息相关的记忆痕迹判断该受测者是否可疑。目前,脑成像技术测谎的实验室研究多采用GKT范式,如:ERP测谎技术基于此范式检测记忆成分;fMRI测谎研究则在传统GKT范式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与犯罪相关选项相同比例的靶选项,受试者需要否认相关选项(即说谎反应)而对靶选项进行确认(即诚实反应),对其它选项则全部如实回答,通过比较说谎反应和诚实反应的差异得出说谎行为特有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学术界对于GKT范式的研究兴趣极大,但对关键犯罪信息严格保密的需求影响了该范式的普及,因此,目前仅在日本有较广泛的实际应用。

  新型测试范式近几年,研究人员借鉴神经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范式,创造了更加真实、更加自由的测试情境,使实验设计更接近于真实说谎场景。Greene和Paxton设计了一个猜测硬币朝向的实验任务来研究欺骗反应的神经机制。在硬币朝向揭示前,受测者必须做出预测。朝向揭示后,一种情况下,受测者可以选择更改预测结果从而得到更高的正确率以骗取更多奖励,如此就形成了欺骗的机会和动机;另一种情况下,受测者必须保持之前的预测结果不变。

  Baumgartner等人则采用了需要二人互动的信任实验来研究违背承诺这种欺骗行为的神经机制。受测者首先需作出承诺,然后期待对方的反应,最终决定是否遵守最初的承诺,所有的承诺和决策都由受测者自主决定,而实验中的所有决策将影响双方最终得到多少报酬。

  上述测试范式不同于早期测谎实验,受测者在测试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说谎以及何时说谎。并且,测试中加入了更加真实的社交互动情节,每一次决策都将影响双方的利益,因此,受测者在说谎时会有相对更高的情绪体验和动机水平。然而,由于受测者可以自由决定说谎行为的产生,就难以对其发生频率进行控制。未来的测谎范式需要寻求外部效度和控制力的平衡,以获得最佳的测试效果。目前,这类范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实验室探索说谎的心理和生理机制,但能否提取基本的测试模式并推广到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测谎的理论模型传统测谎仪的测谎理论已较为成熟,戴维斯的“恐惧后果说”在测谎领域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恐惧后果说”认为受测者对于谎言被揭穿的担心、恐惧和紧张情绪激活了交感神经系统,进而导致生理反应发生变化。

  认知是情绪的基础,说谎不仅与情绪有关,更与个体的认知心理过程紧密相连。目前,在说谎的认知层面比较公认的是犯罪情景记忆过程。此外,进化心理学认为说谎的心理机制是心理理论(theoryofmind)和道义推理(deonticreasoning),即个体在说谎的过程中需要解读对方的所思所想,并理解各种社会规范或规则,才能合理、有效地说谎。与之类似,Sip等人强调了社会化因素对于研究说谎机制的必要性,指出说谎行为涉及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名誉管理和印象管理四个认知加工过程,但未包含情绪和生理反应。Mohamed等人提出了较完善的说谎模型,从受测者接受测谎程序的角度描绘了整个流程中受测者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以及相应的神经基础,但该模型在认知层面上的分析略显单薄。

  随着脑成像科学逐渐在测谎领域中崭露头角,研究结果为相应的测谎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更多依据。本文通过总结目前测谎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社交情境的说谎行为的心理生理学模型。该模型将说谎涉及的多种心理生理过程分为认知、情绪和外周生理反应三大模块(见图1)。

  下面将结合各种测谎技术及相关研究对各部分进行深入探讨。

  说谎行为的心理生理学模型箭头指示各种心理生理过程的发生和作用方向情景记忆再现心理理论风险决策抑制真实反应执行说谎反应认知模块执行功能冲突和反应监测情绪反应与调节外周生理反应说谎的认知模块情景记忆再现说谎模型中的认知模块包含诸多高级的心理过程,它们在不同的神经科学实证研究中得到了支持。

  首先,人脑对感知过的外界信息都会存留一定的心理痕迹,尤其是对于能够造成强烈心理刺激的犯罪情景。当个体面临相关话题时,将唤起相关情景记忆的再现和提取,这些情景表征内容通常是该事件的真实情况。例如,以P300为指标的ERP测谎技术和GKT范式都是对说谎相关事件的记忆痕迹进行检测。fMRI测谎研究发现默认网络,尤其是扣带回后部和楔前叶的协同活动,可能反映了受测者对记忆信息进行提取与再现、同时将当前信息整合入已有心理框架的过程。

  风险决策认知模块中的第二阶段是风险决策。实际生活中的说谎行为往往伴随着强大的动机水平,说谎者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利弊权衡进行决策,比如评估说谎给自身带来的利益,以及谎言被揭穿可能引起的后果等。大量研究表明,腹侧纹状体在奖励目标导向的行为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Baumgartner等人的互动信任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决策阶段,失信组相对于守信组在前扣带皮层、杏仁核、腹侧纹状体表现出更强的激活水平,这表明不诚实的行为伴随着较强的动机成分,需要评估风险进行决策,进而导致更强的情感唤醒。

  执行功能个体在作出说谎决定后将进入说谎实施阶段。由于对当前事件的真实反应往往是自发的优势反应,执行说谎行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抑制真实反应。这需要时刻对说谎和真实这两种冲突反应进行监测,以抑制真实反应并设计合理的谎言,提高可信度。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782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