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保障实践教学资源配置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设计了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模块,并提出了理想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手段,但这些设想能否实现均依赖于实践教学资源是否有保障。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如下措施来保障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1)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保障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是教师,因此教师的素养便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对保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从学校和学院各层面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例如职称评定时同等条件下“双师型”教师优先,适当增加“双师型”教师的课酬标准等。经过几年努力,本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0%,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2)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源,保障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校内实践教学相关资源是实施实践教学内容的载体,因此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一方面积极从学校和政府各方申请专项经费,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学院相关平台资源,以用于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通过努力,先后成功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经费、校内实验室条件改造专项经费、专业转型试点建设专项经费,使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此外,学院建有“环洞庭湖水产健康养殖与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水产高效健康生产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可供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所用。(3)以“工学结合”基地为抓手,保障校外实习资源建设。“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其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关要求。近年来,学校以“工学结合”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专业深度转型,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相关情况已另文介绍[12]。总地来说,“工学结合”基地的思路包括,科研、业务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合作;立足地方,与地方龙头企业结合;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树立品牌;紧跟新型产业,扩大专业外延。

4结语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虽然我校积极推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并初现成效,但在实际的教学运行过程中依然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一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将“生产实习”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七学期,但此时也正是考研学生的备考关键期,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当前诸多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运行经费预算较为有限,进而导致实践教学中每批(组)人数较多,实践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三是,目前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时的考核指标依然以科研成果为重头,进而导致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投入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制约因素,需要从各个层面进行深度改革,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学院层面,要突破部颁专业标准的禁锢,大胆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灵活安排教学进程;在学校层面,要充分利用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来争取实践教学经费,形成良性循环,如将校内的实践教学平台作为校外相关企业的研发基地或中试生产基地;在教育主管部门层面,要积极推进职称评定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实现高效教师的分类考核。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取决于实践教学环节是否做好,即可以说,抓好了实践教学本科教学质量便有了保障。近年来,湖南文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学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下,从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着手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数、学生校外实习单位好评率、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等指标稳步提升。本文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模块、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手段、保障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的相关经验,可供同类院校参考借鉴。

  作者:贺 江 王芙蓉 王伯华 雷 颂 黄春红 刘良国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钱国英.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3-52.

  [2]关宏,李东平,贺江.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创新[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97-110.

  [3]倪娜,尹向磊,齐月,等.少数民族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6):183-184.

  [4]杨涛,李艳,梁安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14-16.

  [5]刘晓燕,马立志,王瑞,等.转型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6):128-130.

  [6]徐理勤,杜卫,冯军,等.借鉴德国经验,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96-99.

  [7]袁暋,许强,王晓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4):56-60.

  [8]杜才平.美国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6):17-21.

  [9]邵秀芝,曲静然.工程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63-12764.

  [10]涂宝军,苗敬芝.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简介[J].轻工科技,2007,23(9):133-134.

  [11]刘永,韦寿莲,梁巧荣,等.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广东化工,2012,39(13):159-160.

  [12]贺江,王芙蓉,刘良国.“工学结合”基地建设推动专业深度转型发展[J].广州化工,2016,44(21):199-200,22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

2.环境工程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3.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论文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5.工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研究论文

6.通讯工程专业论文

7.工程专业论文

8.系统工程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4961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