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舞蹈室教学计划(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六、保障机制

  1、制度监控保障

  (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 兰云霞 副组长:栗春霞 郝振武

  成员:乔红丽 王新宇 刘昕 李旭佳 茹新悦 刘红霞 曹舒雯

  顾问:校外名师、专家

  (2)设置校本课程开发审查委员会

  组长:郝振武 副组长:贺贤丽

  成员:张梅芳 聂晓霞 樊辰华 王颖

  (3)设置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指导委员会

  组长:侯杰夫 副组长: 郝振武

  成员:贺贤丽 张梅芳 聂晓霞 樊辰华 王颖

  (4)设置校本课程开发顾问小组

  校外名师、专家等

  2、经费保障

  为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将进行专款专用,给校本课程以充足的经费保障。

  3、评价措施保障。

  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准备阶段采用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层层监控,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背景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学校根据开发者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难易、课题开发的背景等进行背景性评价。

  实质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制阶段,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从数量、质量、速度等多方面进行实质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后,根据师生对校本课程的使用情况反馈意见、出现的情况等进行诊断性评价。

  4、管理保障

  校本课程,虽以活动为主,但从教学观点而言,它也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法定的,因而上足、上好学校课程也是严肃的。因此,我们对学校课程必须加强管理。

  (1)学校课程组织管理。

  在该项研究之初,我们认识到建立研究组织,加强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保征。学校建立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要负责审定方案和计划以及课程改革的外部环境的创设和协调工作。在领导小组之下组建学校课程的研究小组,教科室主任、学校课程教学研究的骨干教师组成,具体承担实施研究工作。根据学校课程教学需要,分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网络形成正梯形结构,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

  (2)学校课程教育思想的管理。

  学校课程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把学校课程纳入课程设置,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与传统思想惯性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要从21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我们培养的目标的高度来认识活动课程在教育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充分利用政治、业务学习,讨论、研究课程、教材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和要求;另外广泛宣传和发动社会各界及家长的支持,使学校课程改革逐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保证活动课程研究的顺利进行。

  (3)学校课程教学常规管理。

  ①教学计划的制定。各年级制定学校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有层次的各类活动。 ②活动方案的编写。

  ③严格教学制度。学校制订课题管理细则、教育科研奖惩条例,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

  (4)活动课程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管理。

  现代教育环境是构成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我们不断创造条件、增加投入,改善场地设施,积极联系活动场地,开辟校外基地,发挥社区优势,同时优化师资素质,实行专兼结合,创设良好的活动条件。

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划步骤

  1、准备阶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收集资料。

  2、拟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

  3、实施阶段,各年级根据校本课程的教材认真实施并征集意见,同时规划第二期的编写工作。

  4、总结、完善、提高。

  总之,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助于学生形成特长,有助于教师形成个性,有助于学校形成特色。我们将进一步巩固现有成果,把学校课程做强做大。

舞蹈室教学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我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需求,使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大胆创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了解民间舞蹈,丰富校园文化。

二、主讲教师:才琳

三、教学材料: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网上查阅、自我创编

四、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七、八节课

五、授课对象:二、三年级的部分学生、现在还有吸收一部分新初一学生。

六、课程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中了解身体的方位,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基本舞步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

  2、技能领域:学习、掌握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在舞蹈队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4、应用领域:学生进行表演,进行舞蹈欣赏、评价。

七、课程内容:

  1、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

  2、舞蹈种类介绍。

  3、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成品舞蹈。

八、课程实施形式及措施:

  1、教学方法的选择: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汇报法等。

  2、教学的组织形式:面向全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

  3、课时安排:30课时,共分10个单元。

  4、教学场地:舞蹈室。

  5、教学用品:录音机、各种舞蹈伴奏磁带。

  6、活动队规模:40人左右。

  7、授课对象: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和舞蹈基本功的学生。

九、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总设想: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课程目标,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评价包括:原型评价、课程本身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这三方面的评价将依据学制指定的评价建议制定具体的评价办法。

  评价要求:

  1、评价目的是否明确、科学、切合实际。

  2、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现实。

  3、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实施性。

  4、课程实施是否切合实际,活动反馈如何。

  评价方式:随机评价与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法:观察法、面谈法。

  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有关人员。

  本学期,我将继续本着“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长,在改革中发展”的策略,边学习边实验,边实验边反思,边反思边整改,边整改边学习,有效地推进学校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

  舞蹈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气质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养孩子的一项特殊才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持,就会获得成功!

【舞蹈室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音乐舞蹈室教学计划

2.舞蹈工作室教学计划

3.大班舞蹈教学计划

4.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5.舞蹈教学计划格式

6.中班舞蹈教学计划

7.舞蹈技术教学计划

8.舞蹈全年教学计划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5133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