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美钢琴教学差异研究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美国钢琴教学对我们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让音乐成为生活

  美国钢琴教学以人为本、钢琴是生活的一部分、音乐素养是人的重要素质的理念和目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把“让音乐成为生活、培养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我国钢琴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尊重学生的创造,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给学生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钢琴成为每个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中找到钢琴教学对于自己的更多意义,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

  (二)开发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的课程

  美国钢琴教学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课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的钢琴教学课程除了让学生学习演奏传统的经典曲目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一些现代风格的曲目,更要让学生多了解和学习我们本民族的一些曲目,让学生对钢琴练习曲目有更多的选择,更容易找到和练习他们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作品。要定期组织举办学生个人演奏会、小组观摩研讨会、听大师演奏会和各种音乐会,给学生提供多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丰富演奏的方法、知识和经验,提高钢琴演奏的能力。

  (三)关注演奏技术,强化音乐性方面的教学指导

  “以往的钢琴教程过多强调的是弹奏技巧,而忽视了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与音乐的融合,更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对音乐进行表达。于是,僵硬和机械成了与学琴相伴的魔鬼。”钢琴演奏的音乐性和技术性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要走向片面。钢琴演奏的音乐性和技术性,犹如人的灵魂和躯体,二者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音乐性是技术的灵魂,技术是音乐性的躯体(载体)。只有技术性没有音乐性,再高超、精湛的弹奏犹如没有灵魂的机器人弹琴一般;如果没有技术作为载体,音乐性则无安身之处,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在发扬我国钢琴教学重视弹奏技巧———“学生基本功扎实”这一长处的同时,要学习美国钢琴教育重视音乐性的优点,强化音乐性方面的教学指导,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丰富的情感,或柔和,或抒情,或喜悦,或悲伤,或富有美感,将内心情感、内心歌唱与身体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和情感,让钢琴“歌唱”起来。

  (四)注重培养兴趣,给学生创设自由创新表达的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我国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从家庭层面,越来越重视孩子音乐素质的培养,学习钢琴的人数逐年增多,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我们每一位钢琴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一种社会责任感,注意正确引导和保护这种积极性,而不要扼杀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学习美国钢琴教学注重兴趣培养和快乐学习的理念和方法,把培养孩子兴趣和激发孩子表达快乐的愿望作为教学的重要推动力,采取多种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去开展钢琴教学,让孩子始终处在一种快乐学习钢琴的状态,引领孩子从对弹奏钢琴感兴趣到喜欢学习钢琴、再从喜欢到热爱钢琴表演。钢琴演奏不是对前人演奏的翻版,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每个演奏者自己对乐曲独特的诠释和创新。我们要学习美国钢琴教学鼓励学生即兴演奏、探索与创编等教学方法,从启蒙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独树一帜”的创新意识和“个人风格”意识,鼓励学生用钢琴来表达自身情感和创新热情,每一首曲子都要留给学生思考、反思、探索、创新和自由表达的空间,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绎曲目,华彩乐段让学生自编自弹,让学生即兴弹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心底的声音等,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新力。

  (五)采取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从快乐中获得成功

  在教学评价上,我们要学习美国钢琴老师从学生发展和激励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方法和原则,运用鼓励性的积极评价,从学生发展和进步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与学生的昨天比较,而不是与他人比较和学生的明天比较(与优秀者和明天比较,孩子永远是失败者),让学生每天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从快乐中获得成功。此外,我国钢琴考级制度,应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和考试方法,不仅考核学生的弹奏技术,同时对学生的乐理、视奏、即兴演奏、伴奏、听力及演奏的音乐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充分体现钢琴演奏的艺术特性,引领我国钢琴教育健康发展。

【中美钢琴教学差异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试论中美文化差异论文

2.中美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3.中美文化差异的论文

4.中美文化差异

5.钢琴教学研究论文

6.中美文化的差异对比

7.中美大学校园流行语差异对比研究

8.论文标准成本差异的核算研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520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