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商业银行管理重构战略思想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重构中物联网的应用

  (一)提升风险控制思维客观化

  在物联网思维与相关技术的协助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思维重建目标得以实现。在没有物联网技术支配情景中,商业银行在对风险管控中,多采用现场调查与访谈等方式,捕获借款企业客户以往行为方式后,采用人为方式对其信用程度等级判断,该种方式主观性色彩浓烈,难以实时、动态、真实的获得与企业生产营销业务运行状态此相关信息资料。但是若能够应用物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与企业的生产作业情景进行整改造,物联网设备和技术将直接和借款企业生产作业情景中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流程相连接,以真实性、客观性的生产作业情景数据信息为依托,进行贷前调研、贷中审核与批复、贷后管理等系列性工作,有效规避信息真实度缺乏以及人为主观臆断的弊端。上述全方位、多维度客观信息源的提供,能够更为真实的呈现出借款企业的营销水平与业务发展状态,在有效辨识商业银行风险方面提供极为有价值的参照信息。

  (二)提升风险控制程序数据化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的重构过程,对互联网思维与技术也表现出强烈依赖性。伴随着物联网在用户生产作业情景、生活场景改造升级中的应用,物联网银行在发展中采用物联网思维与技术,动态式感知信贷用户原料采购情况、原料库存管理、生产流程、成品囤积、营销状况等实际信息,同时把上述信息有机整合,构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连贯性数据等数据集合,进而在大数据技术协助下建设相关模型,勾勒出用户的风险特点,达到对用户风险辨识、风险计量、风险监管、风险管控等风控程序的处理、解析与决策。

  (三)提升风险控制决策精细化

  物联网不仅在风险控制思维以及控制流程重构方面有所应用,同时在商业银行风控决策重构过程中的应用机制也到认证。具体体现在物联网技术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大批量、客观性的数字化信息,和互联网数据、交易活动中数据信息等构建进一步充实,同时进行交叉验证,建设崭新化的“三流合一”模式,协助商业银行对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有更全面性、立体化认识,促使信用等级评价积极由主观判断转型为客观洞察等方面上。物联网银行把采集到的、与客户相关的大量真实情景信息,勾勒出客户的真实画像,进而建设物联网风险控制模型,科学精确的评估企业偿债能力与偿债意愿,违约率与违约损失率等数据计量正确率也得到相应保障,进而协助银行进行贷前调查,贷中授信管理,贷后追踪预警,构建时效性与整体性特征共存的风险控制局面,物联网银行的风控决策科学性也相应提升。

  (四)构建全视图管理模式

  结合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性质以重要驱动因子,可采用物联网思维与技术构建全视图的风险管理模式,这已经是当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而上述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积极摒除以往单视角的管理模式,对某一业务运行态势、某些资产重组期间面对的各类风险类型进行综合分析。本文将债券投资交易业务作为实例进行分析,不仅需应用物联网思维有针对性的建设债券市场波动风险的止损限额、VAR限额,还必须从其他角度出发,结合债券发行体基本面变动特点、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建设与其相匹配的追踪监侧、风险管理体制与程序。全视图、多维度的风险管理模式,和传统风控模式相比较,最大特征是在风险部署环节上整体分析多样因素,例如发行体基本面产生本质性恶化、信用风险提升,止损机制将会一触即发,在信用风险转变成市场风险损失初期就应施以相关应对措施。除此之外,对于操纵风险的辨识与评价结果,均可以被整合到市场风险管理进程中。例如某一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能力评估结果在一定标准之下,就可在市场风险限额部署上,采用多层次限额规划进行管理加以控制。

  (五)建设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

  分散化处理是组合风险管理的重点,实质上就是在不同区域、不同对象间对资产组科学配置,尽可能的承担微小的波动(以资本占用量呈现出来),进而去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与此同时也实现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目标。主动推行组合风险管理,侧重点是落实如下几个方面:①明确科学化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策略,以国别、行业、产品等为主,最大限度的规避在方向选择上出现的错误。②采用排布组合限额的方式,强化风险、资本与收益三者间的平衡性,防控集中性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顺周期效应带来的影响。③推行主动风险管理措施,以主动组合调整、分散化处理和风险对冲等为主,实现组合的优化调整目标。在这里本文笔者需重点强调的是,“分散化”绝非是单纯式的资产分散,而是对资产背后风险因子的分散化。

四、结束语

  物联网思维与技术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促使金融行业所处供应链上的程序实现“可视追踪”,进而实现提升运营效率、优化配置资源以及降低成本等目标,其是与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应用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进而实现风险有效管理思想本质相一致。伴随着物联网思想与技术在金融行业中应用的深入化,将会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革新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夏蜀.商业银行构建旅游金融的基本思维与整体框架[J].金融论坛,2017(9):15-26.

  [2]张广雷.基于物联网的银行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J].电子世界,2016(16):158-158.

  [3]王光远.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对策研究[J].投资研究,2015(6):154-160.

  [4]常亮,陈进.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策略[J].中国金融电脑,2014(5):28-32.

  [5]孔文韬.启发潜能教育理念下有效班级管理思维重构与实践探析[J].教师,2015(12):125-126.

  [6]连平.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与转型[J].上海金融,2013(11):24-30.

  [7]孙玉荣,左婷婷.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西南金融,2012(3):48-49.

  [8]雷光勇,王文.政府治理、风险承担与商业银行经营业绩[J].金融研究,2014(1):110-123.

  [9]谢清河.贷款新规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基于关系银行业务理论分析[J].企业经济,2011(4):48-51.

  [10]陆岷峰,汪祖刚.基于物联网思维的商业银行管理重构的战略思想[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1):62-71.

  作者:于萌萌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商业银行管理重构战略思想论文】相关文章:

1.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2.商业银行管理方式的创新论文

3.谈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论文

4.关于祛魅与重构的论文

5.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难重点和突破点论文

6.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管理的影响分析论文

7.有关银行管理的论文

8.银行管理毕业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239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