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写字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写字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在描摹过程中掌握书写的笔顺,了解中国最美的汉字的间架结构,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以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不断强化他们对汉字认读和书写的愿望,培养他们正确的写字态度和良好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基本审美情趣。因此,汉字写字教学不重数量,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指导,让学生书写遍数越多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厌恶感,越写越难看。

  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记忆汉字名称。这一阶段可以分三步逐步推进:

  第一步让学生观看教师范写,让学生感受基本的笔画运笔,并能够从教师的书写中获得方法和美感。例如写横画让学生感受到起笔要顿、行笔要轻最后顿笔回收;写撇画时先顿笔后向左行笔,笔画越来越轻最后拖尖收笔……

  第二步,教会学生记住这些笔画的名称,可以和学生做看笔画读名称的小游戏。

  第三步再引导学生动笔写笔画,边书写边在心理默读笔法,这样的练习最多三遍。

  上述三个步骤分为不同的时段和课时循环安排,从认识到学习逐步推进,从而体现递进式特点,一课时连续不超过三遍,通过多课时复习以及具体汉字的书写应用来达到循环巩固的效果。第二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做独体字生字描红练习训练。在会读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先读笔画,书空练习,再对这些生字进行描红,还是以三遍为宜,不要多写,书写时要能够做到正确和美观,若书写笔画错误或者不够美观重新书写,并强调学生的写字姿势。针对学生数学不够美观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确保学生能够写得端正美观。比如,书写“山”这个字,要先让学生认识这个字,感知这个象形字的特点和意思,读笔画竖、竖折、竖;做书空练习,熟练以后对生字的描红,让学生注意第一笔竖的长度,第二笔和第三笔画中竖画与第一笔竖的距离和高度差距,以确保三笔能够美观正确。

  第三阶段则是让学生在认字会写的基础上学习偏旁部首的记忆和书写。偏旁部首学习首先应该能够做到认识名称,可以整体打印让学生每天朗读记忆,每次三到五遍即可,一个星期左右学生即能认识得非常熟练。之后则组织学生认识并书写带有具体偏旁部首的合体字,书写三遍即可,重在让学生能够感知和掌握如何摆放偏旁的位置,把握上大下小、左窄右宽、上小下大、左宽右窄等,让学生能够结合偏旁做到书写规范和美观,逐步学会认识和书写,并在以后的练习中感知和反复训练,逐步做到书写自然流畅、美观大方。第四阶段,指导学生自主观察,练习抄写生词。

  经过前一阶段的基础性学习训练,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字的运笔方法,并对结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观察,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生词抄写练习,不再需要教师进行逐字讲解了。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随时出现的难写字即时指导。对学生的书写练习进行面批,确保学生能够做到书写规范,握笔、运笔端正,写出来的字美观自然,并且能够做到干净工整,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他们的汉字审美能力。每个生字最多不超过5遍,每次书写生字10个左右为宜,不求一次都能完全掌握,不求一次都能做到美观,每次递进向前三组循环往复一次,以“三步一回头”的方式做到温故而知新,从而实现循环式强化,递进式螺旋上升。第五阶段,转入书空练习阶段,引导学生看拼音写字词。有了前面的基础练习和认知感悟,做到循环书写三遍左右以后,学生记忆掌握的字形就能达到八成左右,之后可转入书空练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具备了基本的识字和书写能力,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快速记住书写字形。每次练习可将不太熟练的词汇标注或者整理,准备下次重点强化复习,并逐步向看拼音写词语过渡,渐进式提高学生识字书写应用能力。

  例如,教学《欢庆》这篇课文时,首先以举国上下庆国庆的欢乐场面导入新课,把学生带进国庆的情境中来,并借助多媒体配乐和画面朗读诗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用笔勾勒出庆、帜、献、洁、祖、旗、亿、曲等生字并正音。根据前面所学由学生朗读正音,并书写这几个汉字,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确定自己认为最难掌握和书写的字,进行书空练习。掌握这些字的基本书写笔画后,引导学生回头朗读课文,重点关注这些字在文中的用法。然后再让学生看拼音写词语,提高书写应用能力,组织学生相互比较,看哪位学生写得最漂亮。

三、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关键,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最为关键的就是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评价学生语文能力水准的核心依据就是表达能力。而评价一节课的主要标准是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

  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主动关注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能够得意、得方法,把学习到的语言表达方式恰当地应用到自己的写话中来。递进循环式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帮助学生学会重点关注语言表达,聚焦语言运用,使阅读不再停留在阅读本身的层面上,而重在提高他们的表现素养,提升他们的写作素养,逐步把阅读理解向表达写作上提升,通过循环练习、逐步强化,形成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学习一篇课文,可以在感知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其中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并借鉴其中的语言组织形式和篇章结构,在交流和写作中迁移,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表达和写作能力。然后,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在表现手法和结构方式上较为相近的阅读文本,让学生主动发现其中的结构和手法,并根据这些方法尝试写作练习,真正运用到写话中来。例如,教学《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学内容时,除了让学生认识和会写6个基本的“矛”“盾”等生字,还应该让学生生能够通过阅读培养一种思维,一种思想,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通过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找出其中的生字和词语,按照上述识字教学的方法解决。重点引导学生感知矛和盾的集合,从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能够在战场上大显神威中,让学生找出哪个词语有集合的含义,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然后鼓励学品读课文,领悟其思想,感知发明家遇到问题后如何去想,如何做到层层深入,不断完善,最终发明坦克。最后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哪些是集两种以上事物长处于一体的。

  学生列举诸如橡皮和铅笔组合在一起,空调机风扇和供暖于体,轮椅是集椅子和轮子于一身,现在的智能手机能够把网络、照相机、摄影机、电话集于一身……这样的教学组织,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了阅读、理解和感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阅读向表达拓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总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接受规律和教学规律。递进循环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情感丰富、表达提升。参考文献:

  [1]武娟.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6).

  [2]于雪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黎康华.小学高效课堂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64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