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科技创新与东北工业振兴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科技创新的关键点:重在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

  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能否真正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关键在科技与经济结合,而实现结合的关键要靠体制来保证。就东北地区而言,从总体上看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科技资源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因此,以科技创新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必须解决好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这个根本性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1.破除“动力”障碍,激发企业创新热情,建立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的最原始基础是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从市场需求出发,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引导科技活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切实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而现实中,由于体制上的障碍,东北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为此,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实现技术创新和企业改革的有机结合。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要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作为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把提高经济效益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轨道上来,形成以技术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鼓励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委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或共建研究开发机构,按照企业的需求开展科学技术工作。企业的技术改造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挥已有的基础和优势,注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结合。技术改造起点要高,要围绕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和效益宋进行,决不能简单扩大生产能力。总之,要通过体制创新,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从整体上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活力

  2.破除观念障碍,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建立科技创新的支撑机制。科技创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作支撑和保证,而科学有效的机制是培养和促进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原动力,其中,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和科学的人才工作理念是前提。东北地区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在思想观念层而,包括对于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等方面,滞后于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因此,东北地区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当前,要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凋整、改造和全面振兴,打破仕统人才观念的束缚,建立起人才的选拔、培养、流动、引进和服务的新理念,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忆、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要进一步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实现公平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实现多元化;创新人才的流动机制,实现市场化;创新人才的引进机制,实现高级化。要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际,优化人才成长和创业的环境,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资源的综合开发、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通过创造人才择业、创业、成业的广阔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潜能,激发各类人才旺盛的创造力,提高人才的贡献率。

  3.破除政策障碍,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对科技人员创新贡献的一种社会承认,能够使优秀创新人才保持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因此,要围绕破除不合理的分配政策障碍,进一步深化科技人员的分配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明确各类科技人员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科研人员,以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于管理人员,以履行岗位职责的质量与效率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于技术支撑人员,以科研保障程度与服务水平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于成果转化人员,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评价标准。根据上述各类人员不同的评价标准,建立整体有序、导向明确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系,包括绩效优先、兼顾平等的薪酬制度,人尽其能、动态更新的岗位聘任与职务晋升制度,体现贡献、鼓励创新的荣誉制度,立足发展、风险共担的股权、期权制度,有利创新、推进转化的人员分流和转移制度,等等,充分激发各类科技人员投身振兴的热情,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调动好、保护好。

  4.破除环境障碍。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科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有赖于观念、体制、机制的创新。其中,环境建设是保障,而环境建设的主体是政府。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环境建设,健全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加强环境建设,要紧紧围绕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这个中心。一方面,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配套措施。要突出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制订出适宜东北地区的宏观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如完善产业扶持、科技进步政策、专利保护、科技人员创业等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企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对一些高科技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科技项目、融资渠道等要倾斜,实行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进一步加大科技领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力度,加快科技领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且符合科技领域实际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大限度地解除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积极投身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伟大进程中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引导和倡导以服务型机关为主的效能建设。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和载体,大力进行宣传,让创新的主体积极参与,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在全社会上下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科技部门要在科技项目上积极引导,在创新者中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此外,要切实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办事效率,强化和改进其服务意识、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质量,减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中的行政阻力、人为阻力。服务要贴近创新主体,切实转变作风,实现优质、高效服务,保证科技创新持续快速发展。

  5.破除“条块”障碍,整合各方科技资源,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东北地区尤其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市,其科研实力雄厚、科技人才济济,既有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大院大所、各类高校、国家各部属科研院所,也有省属科研院所、市属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国有企业等科技大军。应当说,具有很强的科技资源优势。但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条块分割的影响,各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造成科研重复立项、科研设施闲置,科研开发人员较少交流、研讨、切磋,浪费了宝贵的科技创新资源。所以说,加快整合科技资源,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势在必行。为此,东北地区“三省四市”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打破体制和所有制的壁垒,充分挖掘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的潜能,重新整合科技研发和创新资源,建立开放性的区域创新体系,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形成以有利于科技创新为总体目标的协同互动的区域创新网络,进而建立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相互协作、协同推进的良性科技创新机制,真正使各类科技人才投身创新的活力竞相进发,创造价值的源泉充分涌流。

【科技创新与东北工业振兴论文】相关文章:

1.地区科技创新论文

2.关于科技创新论文

3.科技创新结题论文

4.设计与科技创新论文

5.科技创新小论文

6.工程科技创新如何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论文

7.乳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路线图探究论文

8.中药制药工程科技创新方略及其工业转化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75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