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小学教师师德论文(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五、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

  任之滔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第一,立足日常教学活动,重视践行能力的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要开展有深度的职业道德实践活动。第二,营造 “尊师重教”的大环境。

  提高对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第三,规范和完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制度管理。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净化教师队伍,提高法制观念,加强制度建设。第四,重视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文内涵的建设。加强学校管理者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能力,建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创建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

  宋美超认为,师德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仅需要制定具体的教育措施,还需要与其相适应的配套改革。一是提高教师待遇,减少教师压力。要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二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促成其意义世界的构建。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识,在实践中加强高尚职业道德修养,锻炼道德意志,强化教师的自我教育。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考核管理。基于制度与人的道德的上层关系,我们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在教师考核管理方面,应明确奖惩机制。四是建立全方位的监督评价体制。鼓励学生和学校、家长一同参与师德评价监督过程,并且通过社会媒体等各种渠道对教师师德进行舆论监督。

  龙绍赟、徐海棠则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他们认为,国家首先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大环境。要努力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整合,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待遇、工资待遇、职业待遇等,为中小学创设宽松的社会环境。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规范和完善教师管理,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师德评价体系,提高中小学领导者的民主意识及科学决策意识。最后,创建职前职后相互衔接的师德培育体系。

  李慧芳立足于对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确立以 “以生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理念和价值实践目标。“以生为本”即追求对学生本身的关照、关怀,中小学教师要保护学生安全,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教师的职业价值目标。二是加强管理,开展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激发其职业道德情感。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应有一个健康的道德氛围和公正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系统,要对教师定期检查、定期考核。三是中小学教师要重视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新时期要求教师要注重自我教育、约束和控制。

  可见,学者们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主观上,要努力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调控的作用。重视教师对有关教育法律和法规的学习,使其依法施教; 建立教师心理疏导机制,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减轻教师过重精神负担; 加强教师的再教育,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及观念得到及时更新,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客观上,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规范化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强化师德建设的长效运行机制。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制定严格意义上的教师准入制度; 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制定严谨的考核制度; 加强对教师的全方位监督,让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 重视对教师的评价工作,制定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

  六、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从新世纪初到现在,国内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在研究范围和角度上也广泛而多样,但梳理的资料看,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研究对象上,对有着巨大人口的农村地区教师的研究相对较少,小学及青年教师更是被忽略的群体。第二,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具有普遍性的问卷调查法,更多的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缺少实证研究,多侧重于整体性的描述,对各种因素缺乏对比。第三,在研究角度上,侧重于宏观角度,千篇一律地照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这个框架写,缺乏从微观层面某一具体角度深入地研究。第四,在研究内容上,一些学者将具有普遍意义的职业道德的内涵直接套用在中小学教师身上,只是标题是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通篇却没有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教育对象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第五,在提出的对策上,一些学者就如何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途径和办法,其操作性和效用性有待考量。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今后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要进一步深化,必须注意研究广度和深度的结合。所谓广度,就是要将研究对象放宽到农村地区,并且范围层次下放到小学及青年教师等,补充现有研究在一些群体上的缺漏。

  深度包括: 研究方法要多采用实证研究法,深入某一地区或具体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使调查研究结果准确地反映事实现状; 研究角度要体现创新性,多从微观角度寻找切入点,在不同层次领域上完善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师德研究; 研究内容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师职业道德所具有的特征,深入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应有之义,努力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更加严谨科学。最后,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对于解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泛泛而谈而缺乏理性依据,显得苍白空洞,必须结合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情况,使解决方案更具可行性和实效性。研究要与最美教师等典型案例宣传相结合,不断传递社会正能量; 要与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巩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精神支柱; 要与实现中国梦相结合,引导教师将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很好的衔接起来; 要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领导教师为达成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孙思邈 . 备急千金要方[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2.

  [2] 李春秋,王引兰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傅维利 .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叶泽来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机制研究[D]. 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2010.

  [5] 申继亮 . 师德心语[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杨燕钧 . 教师伦理学[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 张磊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重在建设[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报,2012,( 02) : 94 .

  [8] 杜中兰,李天凤 .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变迁[J]. 现代教育科学,2009,( 04) : 39 -41.

  [9] 胡珠楠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历史沿革、比较分析与未来前瞻[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 03) : 63- 66.

  [10]严冬 . 浅析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现实必要性[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 02) : 101 -102.

  [11]刘岗,李磊,朱娥 .“关爱”: 让教育人性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解读[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01) : 67 -70.

  [12]崔素芹 . 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反思及建议[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 10) : 16 -18.

  [13]宁静 . 当代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 . 2011.

  [14]马琰琰,徐媛媛 . 构建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J]. 继续教育 . 2012,( 05) : 49.

  [15]王菊 . 简谈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构建[J]. 教学与管理 . 2012,( 10) : 30 -31.

  [16]阿拉坦巴根 . 现代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缺失及弥补策略[J]. 继续教育研究,2013,( 05) : 75.

  [17]郑凤,余建辉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基于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调查[N].福建教育学院报学报,2013,( 03) : 1 -4.

  [18]杨金国,薛艳格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透析及控制对策[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 01) :49.

  [19]杨浩 .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0]庞解文 . 中小学职业道德建设机制研究[J]. 今日中国论坛,2013,( 98) : 130 -132.

  [21]彭宝珍 . 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 科技教育,2010,( 06) : 136 -137.

  [22]李婉婷 . 对当前部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失范的思考[J]. 长春教育学院院报,2013,( 13) : 115 -116.

  [23]任之滔 . 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4]宋美超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科教文汇,2009,( 06) : 10.

  [25]龙绍赟,徐海棠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与思考[J]. 内江科技,2005,( 06) : 29 -30.

  [26]李慧芳 . 浅谈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感于李桂林、陆建芬事迹和“范跑跑”事件[J]. 南方论刊,2012,( 02) : 102 -106.

【中小学教师师德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爱的师德论文

2.师德论文爱心与责任

3.师德论文爱与责任

4.师德师风建设论文

5.师德师风演论文

6.校园文化师德论文

7.关爱学生的师德论文

8.班主任师德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55242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