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研究形容词作宾语的现象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2在“动+形”结构中,形容词作宾语体现了形容词的分布条件是用来回答动词所要陈述的对象是“什么”而不是“怎么样”的。从这个意义标准出发也可以划分出哪些形容词是作宾语,哪些是作补语的情形。形容词作宾语的语法特点表现在这种形容词兼有名物的性质(朱德熙,1982)。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概念与名词所表达的名物概念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形容词往往具有名词的性质而名词也可以表示性质概念。由于组合的分布关系让作宾语的形容词具有了名词的性质来表达谓语所要陈述的事实或结果,如:提倡和谐,就是指我们要倡导的什么价值观;渴望顺利,是指渴望什么事实,而不是渴望的结果怎么样。作宾语的形容词一般是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如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冷等。有人认为形容词作宾语是由于形容词可以兼属名词,也即作宾语的形容词是名词。这种说法只照顾了句法关系而忽视了语义关系,我们认为是不可取的一种语法认识。形容词尽管处在宾语(名词)的.位置上,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分布在这个位置的形容词仍具有形容词的一般特征,即能被一些副词修饰。比如,提倡(持久的)和谐、希望(永远的)美丽、承认(暂时的)落后等。同类的词在不同的语法位置上表现出的语法性质可以不一样,形容词是可以作宾语,处在宾语位置上的形容词本身性质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这些形容词跟名词相同的地方正是它们跟一般的形容词有所区别的地方。这一语言现象尽管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但是这一语言事实已经成为语法研究者的共识,也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与接受。

  2.3.1在形容词作宾语的“动+形”结构里,我们在考察动词的分布规律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满足这一组合分布关系。我们根据动词的意义可以将现代汉语里的动词大致分为六类:动作行为动词(如听、看、读、写、保护、宣传等)、心理活动动词(如爱、恨、怕、想、希望、羡慕等)、存现动词(如存在、发生、消失、死亡等)、判断动词(仅有是)、能愿动词(如能、会、愿意、应该等)以及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等)。在这六类动词中,行为动词、存现动词、判断动词与趋向动词一般不能跟形容词结合,出现形容词作宾语的结构,这里的判断动词加形容词的结构较为特殊(当句子里同时出现“是”与谓语形容词时,我们一般将“是”看作副词表示肯定的意味,不看作动词作谓语的情形,如:广州亚运会自愿者是很漂亮,“是”就属于这种现象)。余下两类中,形容词一般可以分布在这些动词的后面作宾语。以“漂亮”为例(表示不合语法规范):

  行为动词:(看、听、说、保护等)+漂亮

  存现动词:(存在、有、发生、消失等)+漂亮

  趋向动词:(来、去、上来、下去、出来等)+漂亮

  能愿动词:(愿意、应该、要等)+漂亮

  心理活动动词:(爱、喜欢、想、希望、羡慕等)+漂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跟形容词组合表示形容词作宾语这一语法现象的。在研究这种语法现象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任何真理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

  2.3.2在“动+形”中,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作宾语,什么样的形容词能分布在宾语的位置上,也是有一定的理据性与可分析性的。形容词(不包括区别词)一般被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一类是大、漂亮、美丽、勤劳、勇敢、小气等表示性质范畴;另一类是煞白、红彤彤、绿油油、糊里糊涂等表示状态范畴。以2.3.1中能带形容词宾语的动词为例,来探究形容词作宾语的分布规律:

  能愿动词+性质形容词:愿意漂亮、应该勇敢、要勤劳等

  能愿动词+状态形容词:愿意煞白、应该绿油油、要糊里糊涂等

  心理活动动词+性质形容词:爱漂亮、喜欢勤劳、羡慕勇敢等

  心理活动动词+状态形容词:爱煞白、喜欢绿油油、羡慕糊里糊涂等

  通过分析上面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在“动+形”这一分布关系里,形容词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也即表示事物性质范畴的形容词可以成为动词的宾语,而状态形容词则不具备成为动词宾语的条件。3总结

  本文通过研究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分布来探索形容词作动词宾语的各种情形,进而得出形容词直接可以成为动词宾语的结论。该现象在汉语中确实普遍存在而且长期不为研究者所重视。尽管这样的分布是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但是也是存在分析与描写价值的。这样探讨就能绕开了形容词名物化的纠缠,也避开了依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划分词类的传统做法。根据词的位置特点来确定词类,运用“句本位”的思想给汉语实词分类,最终会得出汉语无词类的结论。与其在汉语词类的划分问题上陷入死循环,倒不如直接说形容词具有作宾语的一般语法特点(动词也同样具有作宾语的语法特点)。如果这样的形容词是大量存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形容词作宾语是汉语的一般性规律。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形容词作宾语的说法将来也会成为现代汉语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2.

  2 沈家煊.说“偷”和“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

  3 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4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第828页

  5 朱德熙 、卢甲文、马真.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61,(4).

【研究形容词作宾语的现象论文】相关文章:

1.萨宾语境论心理学论文

2.生命的现象

3.宾语从句的课件

4.宾语从句课件

5.宾语从句教学反思

6.浅谈宾语和补语的对比教学论文7.关于研究论文的研究

8.宾语从句练习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1730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