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任意起草法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论文写作同样可以运用任意起草法

  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重视任意起草法, 论文的写作同样如此。达尔文的一段话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从前,我时常在写作时,要推敲自己的.文句以后,方才下笔写出它们来;可是,后来过了几年,我得出结论,为了节省时间,尽可能迅速地用极其拙劣的笔迹, 潦草地写满全页,接着就把它们缩减一半,然后才去仔细考虑改正它们。这样写的词句, 反而要比我事先深思熟虑后可能写出的词句更加优美些。”

与现代派手法的异同

  任意起草法与现代派某些写作方法有相似之处。 现代派主张的意识流写作、反传统的自白和麻醉后的‘自动写作’,与任意起草法相同之处在于对潜意识的重视和起草的快速,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意排斥意识的作用,而后者主张意识和潜意识的辩证统一。 现代派这几种手法写出的作品大都是作者自我经历和认识的复述,而任意起草法则是一切写作都应运用的技巧。

与“气功自发功”更为相近

  任意起草法与目前某些人主张的气功写作更为相似, 它应吸收后者的一些作法。作家柯云路在《大气功师》一书中多次描述了这种写作。摘录以下几段,以供读者参考。 “我首先要摒除一个作家写小说的意念。”“我还要摒除一个哲学家的著书意念。 ”要进入“练功时的放松状态,光放松还不够,还要入静,深度的入静,排除各种杂念,身体坐端正,书写要流畅,带着气感, 每个字在行云流水地运行着,笔迹画出、交织出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符号系统。”“为写作而写作的板劲儿都扬弃了吗? ”“艺术创作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自发功’,”“即全身在气功态中,不由自主地动作起来,那动作往往或优美自如,或奇形怪状,其难度之大,是常态下绝对做不出来的。”“你首先要在艺术创作中,有一段时间耐心地训练,使自己逐渐在艺术上得真气,使艺术之真气被调动起来,养聚起来,于周身心循环,愈来愈充沛,到一定时候,就可以使自己进入‘自发功’了。每到创作时,进入高度放松状态, 艺术之真气便在你身体中运转起来,你的画笔,你的写作之笔,你的舞蹈形体, 便‘不由自主’地运动起来,你不要用任何硬性的理念去约束它,不要有意识地追求它,扩大它,也不要有意识地去制止它,缩小它, 你任自己的创作自由自在、如醉如痴地进行下去, 你只要稍用意念轻轻观照着它,到适当的时候,对它稍加调节、控制。 ”“进入这种艺术创作的自发功状态后,你该知道,这时你的灵魂超常地敏感, 各种各样的记忆会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小学生作文 你也可以投稿,各种各样的想象也会联翩而至,你对世界各方面的信息都在高敏度地接收着,采纳着,你可能与天地相合,与鬼神相交,与人物相通,你要放开自己的思路, 你要放纵自己的生命,使自己在一种无比自在的、 淋漓尽致的状态中表现对宇宙及万物的感受。”不过,这种写作随意性太大,写成后应认真修改,还有许多短小论文和应用文的写作不必要如此这般。

任意起草法与文气

  任意起草法与文气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形成最有效的方法。文气,是我国特有的文章学的术语。“一气呵成”的说法即与此有关。孟子最早讲“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曹丕第一个以气论文,“文以气为主”。他们所说的气,首先指的是作者的禀赋和气质,其次指的是个性风格。韩愈建立了“文气说”,他说:“气盛, 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实际上,文气有内外气之分。 内在之气指的是文章的逻辑与情感的力量。逻辑力量强烈,感情充沛浓郁,文章就有阳刚之气。相对的,逻辑看似隐蔽, 感情比较平淡、柔和,文章则有阴柔之气。外在之气指的是文章外在表现形式, 如自然音节和语气。阳刚之气的文章,节奏较快,语句较短,多用惊叹号,音调较高。反之,阴柔之气的文章,节奏较慢, 语句较长,音调平缓低沉。《墨子. 非攻》和《木兰诗》等是有阳刚之气的论文和诗歌。《桃花源记》和《静夜思》等是有阴柔之气的诗文。文气作为一篇文章的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表现形式, 只有采用任意起草方法才能更好地形成。 文气能够在任意起草的快速流动中得到充分地表现,尽可能避免割裂和滞涩。

过失与纠正

  采用任意起草法写出来的草稿,一般来说要显得浅显、苍白,而且必然出现大量语言文字错误。这是造成人们忽视任意起草法的主要原因,也是初学者不易掌握的关键所在。

  如何纠正,引起人们对任意起草法的重视?一要认识到, 作者作为一个创造的生命,必须极大地提高自身层次,以便于任意起草时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二要认识到, 任意起草前的构思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为重要。任意起草最好要有严谨构思的前提。 三要认识到,精心的反复的修改必不可少,这就对作者的素养尤其是思想和文字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任思起草法

  任思起草法,相对于任意起草法,是在认真构思后,字斟句酌,遵从构思及提纲,讲究语法,或者说边写作边修改的时间相对缓慢的起草方法,又可称为凝重起草法。

  这种起草法,在写作实践中普遍使用, 尤其是初学者几乎全部运用。在中小学写作教学中,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方法是写作的唯一起草法,殊不知恰恰造成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应当说, 这种方法虽然也能起草出好文章,但不适宜于教学。

  任思起草法,其实就是理性思维为主、 形象思维为辅的方法。古典主义及与之类似的文学创作都明确地推崇理性。重视两种思维方式的结合,但本质上是理性思维起主导作用。 不相信形象思维为主的意识流动中已经融汇了抽象思维, 不相信感性的运作中融汇了理性。正如上一部分“任意起草法”中所讲,这里不再详述。

  需要明确的是, 较为成熟的作者才能在精密构思或整体氛围情绪的制导下真正克服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弊端。现实主义大作家更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高度结合上给后人以楷模。 杜甫仅在语言文字上就十分讲究,“语不惊人死不朽”。 鲁迅“先前”的创作比较凝重,起草缓慢,“十步九回头”。他们运用任思起草法同样达到了创作的高度。当然, 他们在长期写作过程中都悟出了快速写作的必要性。鲁迅如此,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防止的是贾岛那种过分的“推敲”,文字上的过分雕琢妨碍了灵气的勃发,更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难以表现博大深邃的内容。

【任意起草法论文】相关文章:

1.如何起草论文

2.如何起草议案

3.任意的造句

4.德与法的论文

5.任意门歌词

6.任意依恋诗歌

7.交通法的论文

8.怎样起草求职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262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