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干法读后感(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干法读后感(七):

  一、关于社会伦理

  一本好书,必须有基于产生它的社会基础。

  稻盛先生在开篇便表达了对日本当代社会价值伦理体系的担忧,认为日本正处在一个“没有方向的时代”。二战后的日本全民奋起,经济飞跃增长,但在物质富裕的同时,却丧失了最重要的价值观,而正是这种价值观曾根本上支撑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人们找不到前进的明确指针;另一方面,人们又面临许多过去未曾碰到过的问题:社会趋向于少子高龄化,人口减少,地球环境恶化等等。在这个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年轻一代,不再愿意认真努力的工作,把努力工作、拼命劳动看的毫无好处,把工作视作是剥夺人性的苦役、不得不干的必要之恶,把投机发财、不劳而获、享受简单的生活当做人生的目标。正是基于此,稻盛先生期望透过本书,将劳动、工作的目的和好处及其方法告诉年轻的一代。

  同时,稻盛先生也认为这本书对于取得惊人经济发展的中国而言,也具有同样的参考好处。的确是这样,我甚至认为,这本书里所讲的劳动观、价值观,当下的中国比日本更需要。

  当下的中国,是个什么样貌呢?

  去年流行这么一句话:神马,都是浮云。

  我们的GDP经济,在过去三十年里取得了能够堪称是伟大的成就,按照统计局的数据,我们已经是坐二望一了;但是,与之对应的,在这三十年里,我们光顾着发展GDP了,其他的,已经远远给抛下了。

  我们只是处在工业化的早期而已,但我们整个社会的情绪却已处在一股巨大的躁动中,我们没有政治伦理,政府和不明白由谁选出的代表、委员们在构造着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宏大叙事;我们的经济泡沫太多、结构严重失调,稍一不慎,便会重蹈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日本的泡沫之路;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体制、司法体制等等都已明显跟不上这个社会的实际需要。各种怪现状层出不穷:山西黑砖窑,陕西华南虎,云南躲猫猫,贵州俯卧撑,湖北捞尸船,湖南小白宫,重庆社会,杭州欺实马,北京圈地运动,上海钓鱼执法,广州飞车抢劫,我爸是李刚,双汇瘦肉精……

  我们没有信仰,没有畏惧之心,公信力缺失,我们靠传统的经验主义和江湖法则生存,我们有着两套完全不同却又荒诞的同时存在的话语体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娱乐主义、荒诞主义、虚无主义横行;我们当遵守规则、努力工作的人是傻瓜,把不正当得利、投机取巧当成是本事。

  我们整个的社会,概以论之,亟需一套完整的能够让国民信服、认可的价值体系。

  也许,这些都是社会剧烈转型时期的必然表征。上个世纪的中国,却是经历着太多的巨变,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无法或者说无力去创造,只有先破坏。而此刻,是我们去构建、去创造的时候了。从哪开始,从我们自己开始,从真诚、努力、遵循规则开始,让浮云变成真切的雨滴。

  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莎士比亚《辛白林》),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双城记》)这是愚蠢的时代,也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侯,也是信仰的时候;这是黑暗的季节,也是光明的季节;这是失望之冬,也是期望之春;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面前也有着各样的事物;人们正在直下地狱,人们也正在直登天堂。

二、关于好处

  人生是没有好处的,但是DD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好处!

  是的,关于人生好处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DD从熟视无睹滑到了厌烦。但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好处,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好处的答案。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好处的补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的框架,当成了自己内在的标杆,并为之定下了奋斗终身的决心?(毕淑敏)

  稻盛先生认为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得时间最多,人们在工作中学到的东西也最多,在工作中,能够提高并修炼你的心志,完善你的人格。工作不就应和自己分开,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那么是否能够这么认为,其实,工作便是你实现人生好处的最好途径。我想就应是这样的,人对于自己人生好处的确立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修炼自己,二者殊途同归,既是这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为此奋斗终身呢?

三、关于苦难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西西弗的人,他是人类世界的一个国王,可他招惹了众神的恼怒,被判处把一块巨石推向山顶。由于本身的重量,巨石总要滚下山来。于是,他又得把石块再推上山去,如此反复,永无止境。众神以为,再没有什么惩罚比这无效的、没有尽头的劳役更为可怕的了。然而,西西弗却不断推石上山,周而复始,坚持不懈,永不停顿……

  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时曾说:"人们通常把我看成是一个最幸运的人,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对我这一生所经历的路也并不挑剔。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我能够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稻盛先生在书中讲到了一位木匠师傅,一生只从事修建神社这一项工作,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迷惑,他都一一化解,造就了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年轻时的苦难,出钱也该买。稻盛先生成长与战乱时期,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却没有放下对待工作的态度,即使在苦难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冬天越寒冷,樱花就开的越烂漫。人生,不体验痛苦和烦恼,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就不会懂得并抓住真正的幸福。

  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也是毫无好处的,权且把这些苦难当做乌云,只要如稻盛先生所说,抱着用心地心态朝前看,在任何的时候拼命、努力的工作,就连那乌云,也会有不一样的光景,你会发现,原先那乌云,是那么郁怒的灿烂,那么翻腾的暴怒,乌云过后,会是白雨漫天、云垂海阔、月朗天低、星耀四野。

四、关于热爱

  诚如在好处那一篇里提到的稻盛先生所说,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

  人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也无怨言,也能忍受。

  就像我踢球时的感觉,哪怕身体累到极限,却还是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我妈经常会对我说,要是我把踢球看球的时间都拿来学习,必须能够考个更好的大学。

  稻盛先生认为,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取: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一个人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几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且,即使进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职位、从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这样幸运的机会几乎没有。

  因此,要想实现自己的好处,无论如何,务必得喜欢上自己的工作。非如此不可!

  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先爱上眼前的工作。

  干法读后感5篇书籍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说读后感-教师读后感等-中小学生读后感

  只要喜欢了,就能不辞辛劳,不把困难当困难,埋头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头工作,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力量。有了力量,就必须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获得大家的好评。

  获得好评,就会更加喜欢工作。这样便会进入良性循环。这段话给我自己个性大的感触,有些时候经常会想我到底是否真的喜欢并且适合此刻的工作,至少,我不厌恶,甚至有一些方面的确是自己喜欢的。这么一想,其实自己还是挺幸运的,虽然不是那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可至少也是百分之一、十分之一了。所以,还是要继续锻炼自己,克服困难、做出成果、得到力量,收获热爱。

  稻盛先生虽然是个佛教徒,可却并不反对甚至鼓励人们在工作的修行中寻找乐趣,对于阶段性的小成功要率真的表达出自己喜悦的情感,只有这样,才有动力,平常人也才能做到持之以恒。抱有一颗善被感动的心,诚挚的对待生活。把感动带来的能量当做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

五、关于坚持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非凡永远起于平凡。

  稻盛先生讲述了京瓷工厂里一位默默无闻的工人,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认真完成工作,他从无牢骚从无怨言、兢兢业业,孜孜不倦,持续从事着单纯而枯燥的工作,20年后,这个工人成为了京瓷事业部的部长,而且是一位颇有人格魅力、很有见识的优秀领导。

  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稻盛先生的口头禅,仅仅付出同普通人一样的'努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务必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才能够。只有这样,持续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愿望才能成为我们的潜意识,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实现高目标、全力的过好这天并比昨日更进一步,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潜力,将不可能不断地变为可能。成败取决于最后1%的努力,坚持,必须要到最后才行,否则,之前所有的过程、所有的努力都将变得毫无好处。工作的过程绝不能得过且过,务必要有完美主义的心态,坚持把工作做到极致、做到完美。持续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完美,那么,我们必将到达成功的彼岸。

六、人生方程式

  稻盛先生在结语中总结了他对于工作观乃至人生观的理解,工作观或者说人生观=思维方式乘热情乘潜力

  不厌辛劳、愿他人好、愿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等是正确的思维方式,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的人生态度则是负的思维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思维方式的正确性,思维方式如果是负的,那么一切都将是负的。

  学会并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满怀热情,持续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所持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只为我们的人生更精彩、更有好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90379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